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2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最新闻     
《东西南北》2013,(8):4-5
最奇特邮局 水下邮局 瓦努阿图是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由4个大岛和80个小岛组成。在首都维拉港沙滩附近的海下,有一座奇特的邮局——水下邮局。这所世界上唯一的水下邮局于2003年5月底正式营业,从外观看起来,它很像一个巨大的罐头,高3米,直径只有2米。4名来自瓦努阿图邮政有限公司总部的员工成了这所水下邮局的员工。  相似文献   
22.
官学明 《老年世界》2014,(23):20-20
参加工作后,我很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五百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给我寄钱的情景。  相似文献   
23.
善良     
一位女士去邮局汇款,因为是春节长假,邮局只开设了一个服务柜台。 女士在柜台前等了很久,却看到营业员一直在打电话。 不一会儿,柜台外开始骚动,好几个顾客说要投诉这个营业员。  相似文献   
24.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相似文献   
25.
“客邮”是指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侵犯中国主权,在中国传递信息及物资的早期西方邮政系统。《在广州的十四个月》一书,是鸦片战争之后,1877—1878年“客邮”在广州发展的具体记录,也是“客邮”运作从秘密到公开、业务从部分到完整、影响由局部到全局的变化再现。可以从中认识书信在当时客居中国的外国人生活中的作用,理解“客邮”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及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6.
快递新功效     
那天,和朋友小令一起去逛街,她拉着我去副食品商场,左挑右选,最后买了一斤大枣,然后出了门拐进旁边的邮局,把那一斤大枣郑重其事地快递给她老妈。我笑骂,你脑子进水了?买一斤大枣才几个钱?可是让邮局快递过去,少说也得二十多块钱吧?你算的是什么账啊?用脚指头扒拉几下都知道不合算,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27.
职场小笑话     
老刘在邮局工作了30多年,现在准备退休。局长问:“老刘,你在这儿工作这么多年,学到些什么?”老刘:“给我的退休金,只请您不要通过邮局寄发。”  相似文献   
28.
《现代交际》2008,(8):63-63
为方便读者及时阅读到《现代交际》下半月,我们特提供订阅服务。2008年《现代交际》下半月每期邮局订阅价4元(邮发代号:12-200),全年48元。自2008年第3期起,《现代交际》下半月每期零售价5元,全年零售价60元,每期随刊免费赠送校园五星级幽默读本——《乐翻天》,免费邮寄。  相似文献   
29.
一封"牛车邮件"引发开店灵感 王曦是一个80后太原女孩,2005年大学毕业后,学工艺美术专业的她"北漂"到了京城.一番挣扎后,她再也顾不得专业对口,为了生存只得进入一家销售公司做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30.
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人来说,电报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了。但对于更年长的一代人而言,电报曾经是最快捷的通信手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电话、网络的普及,电报业迅速衰落,电报员这个职业也成了人们记忆中的职业了。2011年从北京东四邮局退休的宋仁信师傅,便是老电报员中的一员。半夜送报被吓得一激灵宋师傅今年61岁,读初中时赶上了"文革",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