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每当拿到我的导师杨祖陶先生亲笔题赠的著作时,心头总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这种厚重不在篇幅,而在学术。当我自己在做学问的时候,经常感到先生就在背后看着我。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想为老师写点什么,但总是忙这忙那就这样耽搁下来了。在杨先生的《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60年》即将问世之际,撰写这个迟到的书评,不只是为了感恩,更多地是想借此梳理一下:应当向老师学点什么。  相似文献   
42.
王荣栓教授历经数年写成的力作<重读马克思>,近期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关于马克思经典思想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部从深层结构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发展进行系统总结的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43.
“道可道……”:重读《老子》第一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晓明 《中国学术》2000,(4):182-211
重读”之“重”意味着我们的“读”绝非“前无古人”。因此,此“重”首先意味着对于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诠释传统的尊重。这一由无数诠释文本构成的传统才是《老子》这一文本唯一的存身之所。任何试图“自我作古”的阅读都必然在尚未真正开始其阅读以前即已“作古”。  相似文献   
44.
通过采用优选论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实验语音学中的声学软件Praat对重音进行分析、标注,对英语句子重音重读策略进行实证研究,以制约条件等级排序形式表示出来,向英语母语者接近。  相似文献   
45.
大概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要有它的流行话语,就像18世纪法国人谈“启蒙”,19世纪英国人谈“心灵感应”,或20世纪初中国人谈“科学”与“民主”。这些流行话语过去一般因学术界的倡导而起,逐渐为较多人所共鸣。现在的情况似乎不大相同了。据说自6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自称“后现代派”的学界雅士反对话语的流行,主张“消解”话语或使之“平面化”等等。  相似文献   
46.
柳已青 《社区》2009,(20):13-13
林语堂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成人的生活无疑地受着许多胡说和骗人的东西所包围:名誉的胡说,财富的胡说,爱国的胡说,政治的胡说,宗教的胡说,以及骗人的诗人,骗人的艺术家,骗人的独裁者,和骗人的心理学家。”关于历史,我们曾听过很多戏说和胡说。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47.
重读颐和园     
薛雯 《北京纪事》2009,(10):71-71
说起来惭愧,我是一个从小到大都生活和居住在北京的人,已到知天命之年,却只去过一次颐和园,还是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参加工作后我终日忙碌,与各种各样的公园总是擦肩而过。我想亲近自然,却苦于没有时间。而逐渐地,颐和园在我的记忆里便巳概念化了,在我的印象中,颐和园就等同于万寿山和昆明湖。  相似文献   
48.
一 一直偏爱阅读以心理刻画见长的茨威格。 不论是那篇描绘少女挚爱心理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是那篇刻画赌徒扭曲心理的《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抑或揭露法西斯暴政对人精神摧残的《象棋的故事》,茨威格都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相似文献   
49.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透明物》是一部元小说风格的作品,内容隐晦,结构复杂。其叙事者具备双重身份,小说表面来看是围绕着主人公的四次瑞士之旅展开的有关主人公的命运故事,而深层故事却是有关一个作家如何建构一部艺术作品的步骤勾勒。这部作品目前国内有两个译本,但是由于两位译者都没有看出原著貌似混乱的表象下面隐藏的深层秩序,两个译本都在不同程度上把原作中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当做噪音屏蔽掉了,结果彻底消解了原作中的深层故事,破坏了原作的元小说风格,让中文译本读者感受到的只是一些混乱琐碎的细节。强调秩序隐藏于混沌之中的混沌理论被认为是解读元小说的一种有效方法,借用该理论的"神奇吸力"、"重复"和"自我组织"三个概念,认为《透明物》的各种叙事技巧使其文本结构具备"自我组织能力",召唤读者对文本反复重读。  相似文献   
50.
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权力”成为一个被高度关注和讨论的词。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公权力”还是其他各种被人们赋予了多种意义的“权力”,都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塑造了一个令人向往也充满诠释空间的想象域。在这个想象域里,历史上由于各种忽视个人权利同时不断赋予偶像和公共机构以极高权力而造成的种种灾难性事件,都重新进入了人们反思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与权力相关的各种观念,诸如知识、启蒙、真理、历史等等,也都逐渐进入了反思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是对政治权力的反思,而经由对政治权力的反思进入到对启蒙的反思、对知识的审查、对历史的重塑,逐渐成为这种反思不断扩展的新方向。正是在这种思潮背景之下,重新思考福柯关于权力、知识和真理等问题的理论,就有了许多思想与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