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5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7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钱学森院士期望办好大成智慧教育,改革教育制度,缩短学制,培养青年一代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高度的智能和创新能力,使人们面对21世纪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事物时,能够迅速做出科学而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并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02.
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学森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并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 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程构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这个体系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科学技术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钱学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框架,这是科学整体化发展方向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钱学森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大成智慧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具有大识、大德和大功的大成智慧者,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底的科学大师和思想家。钱学森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1935~195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森先生1935~1955年在美国20年中前三四年主要是学习,后十几年主要从事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师从力学大师冯.卡门先生,创立超声速飞机设计与制造的“热障”理论、薄壳稳定性理论和“卡门-钱公式”,研究喷气推进、新型火箭和核能理论与技术,完成了世界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成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在创新的实践中对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应用进行了分类研究,对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钱学森作为美国科学咨询团的核心成员完成了迈向新高度的发展规划,为美国在航空科技的领先地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要求从美国回国遭到美国当局的拘禁、审讯;1950~1955年,钱学森在受到迫害打击时,又进行了新领域的研究,撰写了《物理力学讲义》和《工程控制论》等专著。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为他报效祖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5.
通过1978年钱学森发表的《组织管理技术——系统工程》一文的历史考察,对钱学森关于系统论的科学定位及其核心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6.
孟昭瑞 《21世纪》2009,(12):43-45
美海军部次长:说什么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1950年8月29日,世界顶级火箭研究专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拿到了从洛杉矶返回中国的船票。  相似文献   
107.
世代华人靠着勤劳肯干和聪明智慧托起了美国半边天,最新的例证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和斯坦福大学华裔教授朱棣文被奥巴马总统任命为美国能源部长……  相似文献   
108.
《决策探索》2009,(21):76-80
钱学森对科学的热情和惊人的创新能力总是给人梦幻般的感觉,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祖国、民族的热爱。爱国主义是钱学森创新的最大动力,在他身上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9.
钱学森首倡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是开发西部沙漠的全新理论。它在防沙治沙用沙的关系、开发西部沙漠的思路创新和指导原则等方面对传统治沙理论有了全新突破,呈现出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特色。它对于我国西部开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一个科学家取得的成就可能会被后人超越,但他的科学精神却不会过时。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正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