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0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90篇
社会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日本古老诗歌总集《万叶集》里的署名作者 ,据统计共有 4 78人 ,其中女歌人 12 4人 ,约占署名作者总数的 2 5 .9%。在这四分之一强的女歌人里最惹人注目的有三人 ,一是额田王 ,二是大伴坂上郎女 ,三是狭野茅上娘子。她们不仅成就较高 ,而且各具特色 ,在日本和歌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而其中的大伴坂上郎女尤为突出。她在三人中歌作最多 ,体式齐备 ,而且接受了我国魏晋文艺思潮的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成为《万叶集》里影响相当广泛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一  大伴坂上郎女 (6 96 ?—— 781年 )出身于名门豪族大伴氏之家。其父…  相似文献   
82.
严耀中 《学习与探索》2006,2(5):150-153
在中国学术史的叙述上,一般都以玄学为魏晋时期的社会主导学说和主流意识。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当时经学仍系魏晋之间的社会主导学说,而非所谓的玄学。尽管玄学的“贵无”、“崇有”等主要学说产生于魏晋时期,但“玄学”的名称却要到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在鸡笼山设立四学时才出现的。因此,对魏晋时期的时人来说,当时既没有称之为“玄学”的学问,也没有被指称为“玄学家”的人士,所谓的玄学或玄学家至少是南北朝以后的概念。事实上,魏晋两朝继承和延续着汉代的遗风,无论朝野都有浓厚的经学氛围,故而魏晋时期经学仍然十分发达,特别是其中的易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虽然玄学流行于南北朝以后,但其主要学说产生后也对魏晋经学起着强烈的刺激作用,使魏晋经学从所谓的僵化状态中摆脱出来,吸收了新的成分之后,仍然成为中国社会主导学说和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83.
魏晋时期出现于文论中的“味”虽还不是正式的美学概念,但已与一定的美学思想相联。它产生于对赋颂作品的讽读过程中,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之“味”不仅体现了文人对言语的高度迷恋,而且体现了文人的政治意识与价值意识。游戏之“味”为刘勰、钟嵘的“味”论的建构作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84.
孙宝 《浙江学刊》2012,(5):87-96
五礼制度化对萧齐士风至少从四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一,培养大批儒学学者,弘扬了崇儒尊孔的学风;其二,将婚丧等关系民生日用的仪俗纳入礼制的轨道,使崇俭尚孝、博文约礼等原则得以推广,促进淳良民风、士风的普及;其三,以修订五礼制度为契机,萧齐王室大力招募文学、宾友,使这一群体呈现出职官化、集群化的特点,通过君臣之间、士友之际的相互推毂、广为邀誉,使某些个人忠义廉明的品质获得了群体化认同,促进了忠义精神的群际传播;其四,萧齐吉礼建设的图谶化成为五礼制度化的重大妨碍,士人弃绝淫祀、申经反谶的举措,体现出萧齐士人高扬儒家理性精神以维护儒家祭祀合法性、权威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85.
骆玉明 《社区》2010,(32):9-9
胡适早年发表过一通宏论,说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走向自由民主,反之则否。例如,“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而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所以将来会有实现自由民主的希望。读胡颂平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会发现胡适一直坚持这一见解。他还说想要编一部世界各国怕老婆故事大全.可惜没有弄成。  相似文献   
86.
士族集团形成于东汉 ,并于东汉后期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庶族阶层的代表曹操终其一生对士族豪强实行抑制与打击的政策 ,但迫于形势 ,又不得不同时实行拉拢政策。正是由于曹氏集团对士族集团的拉拢与妥协 ,九品中正制得以创设 ,从而 ,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87.
汉末魏晋诗歌重思辨,善于从时空的高度探讨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本源。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正始诗歌,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苦短、时流倏忽的慨叹,诗歌风格苍凉而幽愤。及至东晋,王羲之、陶渊明用对自然人生的彻悟和特有的审美观稀释了人生短暂带来的痛苦,时空意识逐渐趋向和谐、宁静,逐渐消解了生命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88.
《世说新语》所写魏晋时期的僧人共有十九人,他们或学问高深,多才多艺;或能言善辩,长于品评;或睿智敏捷,富于创新;或广涉俗务,注重感情.这些描写,反映了佛学在魏晋,特别是东晋时期在中土扎根的历史事实,反映了魏晋僧人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较好的经济收入,表明了上层社会精英一士族文人的支持参与,是佛学发展兴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9.
行旅诗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蔚为大观。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类别,行旅诗以其特有的成绩奠定了在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地位。本文以行旅诗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上来考察其在魏晋南北朝各个阶段发展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0.
一般认为由于战乱的原因使得魏晋南朝包括陆路在内的各类交通建设遭到巨大的破坏,但事实并非如此.正是由于该时期出于战争的需要,促使各统治者致力于各自区域内的交通建设,从而在魏晋南朝形成了以建康为中心和各州治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宋书·州郡志>不但勾勒了这个交通网的具体情况.而且留下了详实的道路里程记录,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