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段部族源辨     
段部最初是由乌桓化的高车段氏家族领导的乌桓部落,在进入辽西以后,吸纳当地各少数民族,使其民族成份发生变化,是以乌桓人为主体还是以鲜卑人为主体尚难断定.段部灭亡以后,其后裔以及与之相关的乌桓部落和高车部落全部鲜卑化,并融入北朝的鲜卑人之中,因此史书才称其为鲜卑部落.  相似文献   
52.
中国北方草原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辽(907—1125年)纵横草原、大漠与传统汉地,积极汉化并发扬佛道儒教法,对中国北方的经济、文化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辽亡后身居云南大山深处的契丹后裔们,仍然保留着部分辽时契丹人的佛、道、儒教信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出属于自己的宗教文化特色,同时他们的聚居区域亦留有与辽时契丹人不同的捺钵文化遗存。通过对云南契丹后裔宗教文化存续和捺钵遗存现状的研究,可以完善并丰富云南地区契丹后裔研究理论成果,推动云南契丹后裔族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53.
盛海辉  黄思好 《源流》2016,(1):22-23
《源流》:广东省的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当初为什么是由省老促会、省老区基金会来牵头具体实施的?黄广伟: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是由省老促会领导、省老区基金会具体组织实施的。上世纪90年代,省老促会和基金会成立以后,通过调研,发现老区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行路难、看病难、读书难等等。  相似文献   
54.
拓跋鲜卑的传统祭天 ,经历了由部落时代的原始祭天习俗向国家阶段的西郊祭天礼演变的发展过程。由原始时代的祀无定点定时向北魏平城时代的祀有定点定时的转变 ,主要发生在北魏初期的盛乐时代。对其祭天时地变化作文献的考证 ,既可展示拓跋鲜卑社会与文化的进步轨迹 ,也有助于揭示原始习俗向国家礼制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5.
北朝时代鲜卑族的社会习俗,妇女有着较高社会地位,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大胆追求爱情,频繁社会交际,专持门户,以"妒"挟持丈夫,勇悍尚武。盖源于社会大量残存母系氏族社会遗风,较少受到礼教的约束,尤其是鲜卑妇女在社会生产及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所处自然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段部出于东部鲜卑,其远祖为先秦时期的屠何,早期活动于徒河地区,北朝时段部与慕容部、乌桓又同称为徒何。段部的兴衰与晋末十六国时期的政局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段部与司马越、王浚结援,在司马越当政之时而走向强盛,随着司马越集团的败亡及临敌石赵、慕容燕的崛起而逐渐走向衰亡。同时,段部的兴衰也对晋末十六国政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7.
现在人们习惯将北魏建国前后的早期历史,形象化为"从盛乐到平城".其实,无论是盛乐还是平城,都是史称之匈奴故地,也都是拓跋鲜卑的创业基地.拓跋鲜卑南迁大漠,"始居匈奴之故地"是在圣武帝诘汾之世.大体相当于汉献帝建安年间,与魏武帝曹操处于同一时代.  相似文献   
58.
曾美桂 《社科纵横》2010,25(1):94-95
陆龟蒙,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年不详;约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卒。是唐代著名的农学家、文学家,其家族本是吴地大族,来源于西汉陆烈,陆家家族中除了陆龟蒙之外,名人辈出,其后裔也人才济济,终迁出吴地而落户于上海。  相似文献   
59.
南北朝鲜卑族的汉化过程与诺曼底朝、金雀花朝诺曼底贵族的盎格鲁化过程,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起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却都为加快历史进程和形成民族大家庭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0.
章奎  张成杰 《老年世界》2013,(20):30-31
辉煌一时的镔铁族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今天,在赤峰市宁城县还有一条仿古商业街叫契丹街,这里曾经是辽中京所在地。契丹的本意是“镔铁”,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