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8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42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1735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人生而无知,求知乃是人之天性。儒家、佛教、道教均有其各自的学习观及其实践得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课题,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佛教认为 ,“业”是形成事物的最直接原因 ,它包括身业、口业、意业三种。“业”不仅给施为者自己带来善恶报应 ,而且也会给他人及环境带来幸与不幸 ,因此往往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聊斋志异》在对佛道两家想象模式多所采用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教义的影响 ,其中佛教“三业”理论是阐述得最多的 ,作用乃在于告诫人们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时刻注意防恶止非、行善积德。正是借助着佛教“三业”理论 ,《聊斋志异》一方面非常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另一方面也十分明确地表达了希望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这一主题导向  相似文献   
993.
与印度佛教相比,中国佛教基本上是大乘佛教的天下。大乘佛教慈悲救度的价值取向、扫相显空的思维方法与众生皆可成佛的心性论思想都可以在儒道思想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这种对应就成为大乘佛教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思想根源。而儒道学术史上融合兼综的传统又培养了中国义学僧人融纳会通的精神,使大乘佛教创造性地发展出圆教形态。  相似文献   
994.
从诗歌发展的视角,探析在诗歌与宗教的关系中,中、英两国的异同——一方面,中、英诗歌都宣扬了本国的宗教,宗教也丰富了本国的诗歌的内容;另一方面,宗教对中、英诗歌的影响在功用性和表现性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5.
晋宋时期士人群体信仰向佛教的转变,带有明显的个人化特征。进入南齐后,士人群体与佛教关系开始呈集团化发展,至梁武帝时期则被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化行为。而佛教向统治工具的转化,则是士人群体与佛教关系由个人化走向集团化和国家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6.
佛教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中,逐渐发生了转变,谭嗣同等将消极、避世、涅桑的佛教哲学阐释成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蔑视黑暗现实、奋不顾身、不计功利、“勇猛精进”和“大无畏”的富有战斗性的思想力量,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山水诗的形成是一个久被关注的话题,晋宋之际的山水诗是传统的借景抒怀之作在接受了玄学的洗礼和佛教的变革之后正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8.
印度瑜伽行派唯识学的缘起理论具有四个与印度佛教其他派别缘起思想不共的特质,即缘起的因果平等性、缘起的唯心性、缘起的俱时性、缘起的整体性,不论有为依唯识思想还是无为依唯识思想在这方面皆是如此。但由于唯识学的此二分型在本体论方面相异,对此四特质的说明自然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9.
佛教的戒律是佛教本来面目的表现 ,清规则是佛教本土化的特征。晚明时期 ,佛教界在此两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为了扭转佛教发展的颓败趋势 ,晚明四大师之一的宏 ,分别在戒律和清规方面进行了建设性的改革 ,并针对清规日益世俗化的现实 ,制定了《云栖规约》 ,以别僧俗界限。  相似文献   
1000.
作者根据几年来对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尼众寺院的实地考察 ,通过直观认识和教理分析 ,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女性成佛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