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6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11篇 |
人口学 | 31篇 |
丛书文集 | 253篇 |
理论方法论 | 89篇 |
综合类 | 1350篇 |
社会学 | 305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55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今代人顶罪替刑事件频现报端,而我国现行刑法却没有就顶替人犯罪作专门的规定,所以导致顶罪替刑在司法实践中的罪名归属存在争议。为了体现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将顶罪替刑行为设置为独立的罪名,与现行刑法中窝藏、包庇罪相区别。同时,还需要从犯罪构成要件中分析顶罪替刑罪的基本特征,解决司法实践中本罪的犯罪主体、共同犯罪等复杂问题,以期实现刑法规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从遗失物制度解读我国侵占遗忘物犯罪的法律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纪寒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6):681-687
我国刑法界对侵占罪之遗忘物的界定存在着重大分歧,严重阻碍了侵占罪的司法实践。通过考察国外及我国古代刑法与遗失物制度的有关规定可知,民法上的遗失物在适用我国侵占罪中关于遗忘物的相关规定时存在着不合理性。刑法上的遗忘物应与委托他人保管的财物具有相同的地位,拾得人违反其特定的从业要求和生活期待是认定遗忘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26-32
本文是上海X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初步成果。全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历程、初步成效、反思等方面对行动研究项目作了介绍。在总结了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四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建设必须与社会工作知识观、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管理机制的不断改善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4.
刘焱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18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实施,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都逐渐认识到危险驾驶罪立法设置的必要性和适用的复杂性。对于犯罪的认定,需要从犯罪既遂形态类型、犯罪责任的要素、犯罪停止形态、罪数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准确认定本罪。 相似文献
25.
刘银龙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6-59
承继共犯是共犯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特征是先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同时后行为人与先行为人形成犯罪合意,而且后行为人与先行为人共同继续实施该犯罪行为。承继共犯作为一种犯罪形态属于共同犯罪里的一种,不论在复行为犯还是在单行为犯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在复行为犯中当先行为人实施了前行为之后,且造成了重结果的产生,根据共犯构成理论,后行为人和先行为人触犯的是同一个罪,但后行为人对先行为人所造成的重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6.
彭辅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3-56
阐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适用无期徒刑的观点;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应当加以严格限制的司法理念,其主要根据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性和不经济性、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身心特点以及顺应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国际规范的必然要求,决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尽量少用无期徒刑;进一步分析了对未成年人犯罪严格限制适用无期徒刑的司法途径是:首先要严格控制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的罪质范围,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的罪量达到最高程度. 相似文献
27.
中国古代将官吏犯罪区分为公罪和私罪,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吏治的清明。明清两代的律、例、令、会典等条文中就有对公罪和私罪的相应规定。本文从明清两代的公罪与私罪的基本概念、具体规定、实际运行和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8.
证券市场交易制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而证券公司以损失填补的方式劝诱顾客进行证券投资行为,严重干扰了投资人对于证券投资风险的判断,因此,证券法上特别明文禁止,并且对违反者以行政罚来加以处罚。但是,对于同样的损失填补行为,日本却是根据证券交易秩序维持的必要,采用刑事制裁手段来应付。基于比较法的立场,从日本的立法过程与司法实践中分析损失填补罪的犯罪构成,澄清损失填补罪的保护法益与刑事制裁的必要性,以提供我国将来规范证券公司不当劝诱顾客的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中国偷渡现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福建省福州市。鉴于福州沿海地区成为中国偷渡案件的高发地区,以当代福州沿海地区的非法移民活动为案例,对当代中国偷渡问题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福州地区偷渡活动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决不是单纯的经济原因。其中既有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又有国际原因。对福州地区偷渡案件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治理的措施必须是综合的,且治理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当前的主要举措,应着眼于健全法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全社会对偷渡行为危害性的认识,严格加强边境管理和进行反偷渡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0.
刑法身份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定罪量刑具有影响的一定的个人要素或一定的单位附属条件.这里的"定罪"是指在确定对行为者适用刑法并追究其刑事责任或适用刑罚的前提下才予以考虑的确定具体罪名的司法活动或立法活动,有别于确定刑法适用范围、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活动."量刑"指的是在定罪的前提下对行为者选择适用刑种和刑期,甚或包括免除刑罚的一种司法或立法活动.刑法身份具有法律事实特征、本质特征和刑法性特征,可以分为:自然人刑法身份与单位刑法身份,定罪刑法身份与量刑刑法身份,主体刑法身份与对象刑法身份,明文规定式刑法身份与暗含式刑法身份,积极刑法身份与消极刑法身份,自然刑法身份与法定刑法身份等.身份犯之身份,是指法律规定的行为者在行为时所具有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个人要素或单位附属条件.其除具有刑法身份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犯罪主体依附性特征和时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