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lthough nanotechnology is broadly receiving attention in public and academic circles, oversight issues associated with ap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and food remain largely unexplored. Agrifood nanotechnology is at a critical stage in which informed analysis can help shape funding priorities, risk assessment, and oversight activities. This analysis is designed to help society and policymakers anticipate and prepare for challenges posed by complicated, convergent applications of agrifood nanotechnology. The goal is to identify data, risk assessment, regulatory policy, and engagement needs for overseeing these products so they can be addressed prior to market entry. Our approach, termed upstream oversight assessment (UOA), has potential as a key element of anticipatory governance. It relies on distinct case studies of proposed applications of agrifood nanotechnology to highlight areas that need study and attention. As a tool for preparation, UOA anticipate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emerging applications; their endpoints of use in society; the extent to which users, workers, ecosystems, or consumers will be exposed; the nature of the material and its safety; whether and where the technologies might fit into current regulatory system(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ystem(s) in light of these novel applications; and the possible social concerns related to oversight for them.  相似文献   
82.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的关键问题.本文作者曾经是一名乡镇干部,以农村工作实践者的眼光分别从农村生活的两个主要视角--国家和农民人手来分析国家与乡村关系、农民公共参与问题、农民的贫困、地方政府的角色等等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3.
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部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只是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一些重要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办事,不能越俎代庖,包揽应由市场、企业、农民去做的事情,要"有所不为";同时,西部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对农业结构调控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在这方面要"有所为";尤其在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农民整体素质低、市场不成熟不规范条件下,各级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诸多方面不但要"有所作为",而且要"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4.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个创新产品,它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的实践,包括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模式和市场结构及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关系,显示了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运行机制的利弊、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与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相互补充并使政策性农业保险走向"市场化".中国在发展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农业气候指数保险发展现状,从政策、法律、资金和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85.
农业补助政策不仅能够体现执政者对农业问题的认识,亦能够体现农业在该国家产业结构及财政体制中的位置;同时该政策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各自的动向,还能够体现出该国家统治政权的结构及其施政方式。日本明治初期农业补助金投入的具体内容表明,该补助政策继承了江户幕府农业补助政策的内涵,其目的仅仅在于维持政府的财政收入,具有前近代性;这无疑是明治时期日本农业一直处于零星农业状态的原因之一。同时该项补助金投入的整个过程凸现出明治初期政权内部中央与地方的相对性关系,进而表明该时期其各项近代化政策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协商、交涉中实施的。  相似文献   
86.
斤粮成本逆控管理是依据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以科学预测农产品市场价格为基础,倒推出斤粮目标成本,在各项生产经营费用发生以前和斤粮成本形成的各阶段,对各种影响斤粮成本的因素和条件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实施斤粮成本逆控管理对于农业商品生产者适应市场化新形势,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意义重大.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和普及斤粮成本逆控管理,是我国农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一条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87.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产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对我国农业安全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从农业产业链及农产品价格传导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外资大规模进入农业领域对农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进而提出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及天津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并从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形成科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0.
国家粮食安全的本质要素决定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但两者实力的悬殊导致WTO《农业协议》对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平衡的规定,这严重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多哈农业谈判也不能根本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保障粮食安全不能仅依赖于贸易,而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公平贸易出发,争取农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二是从开放与保护相结合出发,加强国内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