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我与地坛》中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是不同于传统观念的,通过为自己活着、为别人活着和超越一般意义上生与死的参透人生的为活着而活着的三种人生境界的叙述,表达了史铁生对于人生、对于精神、对于生存的哲学、宗教层面上的思考与观照,完成了他对上述问题的神性书写。  相似文献   
72.
东汉时,左江地区的一名女子班夫人捐粮助马援平二征叛乱,其死后被百姓奉为神灵。作为百越先民代表,她的事迹凝聚着百越先民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也记录下了汉越民族团结、共同维护边疆安宁的行为。  相似文献   
73.
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代宗族制度最为完善和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徽州,当地兴建宗祠相当普遍。嘉靖十五年祭祖今为徽州宗祠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徽州宗祠祭北始迁祖的兴盛还与汪华、程灵洗的地域神崇拜有关,元代徽州学者主张祭礼始祖也推动了宗祠建设;明代徽州宗族建祠祭祖的特点是宗祠的发展,即以祭祀始迁祖统宗合族。  相似文献   
74.
跋河南洛阳新出土的一件唐代景教石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残幢,刊有《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一部及景僧清素等人的建幢题记。经文中采用的若干佛教用语,反映出唐代景教意识中融汇汉译佛教概念的情势。至于建幢题记披露的这个景众群体,从姓氏构成上考察,即为一个东来粟特的亲族部落。而东都洛阳之建有景教寺院———大秦寺,亦因这一经幢题记的记事,得到确切的证实。  相似文献   
75.
张世响 《齐鲁学刊》2004,(3):108-109
上古时代燕齐海滨的仙人不死传说,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形成了方仙道。方仙道与道教的关系甚为密切,道教成仙长生不死的核心信仰,来源于燕齐方仙道的海外仙人信仰;道教的神仙道术,主要来源于燕齐的方仙道术;居家道士和宫观道士,分别来源于方仙道中的海外仙人派和山岳神人派。  相似文献   
76.
李俊领 《北方论丛》2022,(1):106-115
1928年5月,泰安成为山东省政府临时驻地,孙良诚任省府主席。其在任期间,选择性执行国民政府的相关政策,大幅拆改岱庙。孙良诚在该庙举行的诸种政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民众的抗日热情,但甚少顾及民生与民间信仰传统,且伴有省政府与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的权力冲突。孙良诚对岱庙的改造与利用造成政治动员、古迹保护与民间信仰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得到一些新知识人赞同之时,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与批评。1929年4月,孙良诚奉冯玉祥之命离鲁,岱庙的政治色彩随之骤减,而当地民间信仰习俗渐趋常态。这一时期岱庙遭劫的命运表明,孙良诚的施政既凸显其个人威权,也遭遇党政纠葛与派系纷争,终究未能实现区域性"善治"。  相似文献   
77.
文章简要回顾了少林寺景区的旅游发展历程,探讨了目前制约景区旅游发展的诸多因素,并借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景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影响生命周期深化的深层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景区未来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8.
“民间”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内在矛盾的概念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 ,在陈思和的“民间”理论中 ,民间的客体世界和主体世界能否统一 ?“民间”能否以独立于“庙堂”、“广场”之外的形态存在于 2 0世纪文学史之中 ?自由自在是否是民间最基本的审美风格 ,民间的自由自在是否任何文明进步都无法涵盖 ?  相似文献   
79.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始建年代及相关史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本名“崇福寺”,始建于555年,是麴氏家族的王家寺庙,亦是麴氏高昌用以维系与突厥的“交好”关系、实现“永固邦疆”愿望的纪念性宗教建筑。因地处宁戎谷,又有“宁戎窟寺”等俗称。智通、进惠、法惠,是精通突厥语的汉僧,生活在7世纪末至8世纪上半叶。自790年秋开始,该寺又转为回鹘统治者的王家寺庙。第32窟所绘回鹘男女供养人像,是颉于迦斯.骨咄禄(即怀信可汗)家族的画像。  相似文献   
80.
南京钟山上定林寺,是齐梁时期一座影响较大的寺庙,刘勰选择上定林寺居住,并在此创作出旷世巨篇《文心雕龙》。南京考古界通过多年努力,终于使千年古刹遗址大白于天下,并发掘出一些寺庙遗物,为研究《文心雕龙》和刘勰增加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