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32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071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抗战时期的人口西迁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衣食住等生活方式发生重要变革;婚姻观念和婚姻行为变化明显;妇女地位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民众的地域观念逐渐淡化,民智民风得以开启。  相似文献   
972.
1937年11月王明回国后,便以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自居,在如何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犯了系统的右倾错误。解读王明的右倾错误的具体表现及产生这些右倾错误的原因,对广大党员干部有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性别问题和生态伦理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无论从存在状态、文化命运方面,还是从生命共生、和谐期许方面,女性与生态伦理都休戚相关。例如,《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史诗里没有“保护自然”或“保护生态”之类的只言片语,但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意识,却洋溢于史诗的通篇,特别是在史诗中的女性群像身上,更是时时处处闪耀着这种古老而常新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光辉。  相似文献   
974.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抵制日货运动,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以抗议日本侵略中国为主题,是在亚洲与世界和平受到日本军国主义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爆发的一场正义群众斗争;与此相反,第二次"抵制日货"运动却有着一定的盲目性,也带有美国种族主义的痕迹。  相似文献   
975.
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美国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对美国在远东地区利益的威胁、回应战后远东地区形势的变化以及保持远东地区的力量均势是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6.
易伟新 《云梦学刊》2003,24(3):49-5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外援要求迫切,陈光甫两次奉命赴美谈判,签定了桐油借款协定和滇锡借款协定,为中国独立抗战取得了财力上的支持;他所创办的上海银行与中国旅行社等实业也在抗战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他还积极协助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7.
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旧体诗词具有十分明显的"气盛言宜"的特点。细究此期作品,大致可以把"气"分为三类,即不平则鸣、怒发冲冠的豪壮之气;感荡心灵、情景互动的愁怨之气;陈诗展义,低回隐忍的幽咽之气。  相似文献   
978.
朝鲜战争前期,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干预和扩大朝鲜战争的决议,其实很多对决议投赞成票的国家并非无条件追随美国。对美国扩大战争的倾向,美国的部分盟国及以印度为首的亚洲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内外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抗争,成为推动朝鲜战争局部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79.
抗战前后晋西北乡村社会发生了激烈的变动,但植根于乡土的互助合作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在一定时期内的延续,成为革命得以开展的原动力。以传统互助合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类型、特征及发展受限之因,可以对革命与传统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80.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advers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Joint Distribution Committee (JDC) started its war relief work in German‐occupied Lithuania in 1915. As Lithuania's fate was still uncertain, the JDC had to overcome almost insurmountable diplomatic, poli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initial stages of its activity. The article highlights how the JDC was able to adopt a consistent policy, always subscribing to a non‐political approach and adapting its tasks to the immediate and most pressing need of the countries aided, while having to deal with significant political challenges that deeply affected its freedom of movement, such as the impossibility of acting without the State Department's approval and of ignoring the reality of the German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