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65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篇 |
民族学 | 173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90篇 |
丛书文集 | 1279篇 |
理论方法论 | 391篇 |
综合类 | 5847篇 |
社会学 | 344篇 |
统计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261篇 |
2013年 | 276篇 |
2012年 | 406篇 |
2011年 | 523篇 |
2010年 | 481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716篇 |
2007年 | 1141篇 |
2006年 | 1013篇 |
2005年 | 766篇 |
2004年 | 481篇 |
2003年 | 492篇 |
2002年 | 209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和谐社会和心理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和谐社会是国人心理和谐的前提;国人心理和谐状况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2.
在传统的民法里,婚姻家庭关系、劳动关系和土地财产关系的调整,均属于民法的任务,但在前苏俄民法里,这些社会关系的调整都脱离民法而呈独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承袭前苏俄的法律观念,也将这些社会关系的调整从民法中剥离出去;改革开放以后,这些社会关系的调整逐渐呈现出不同程度回归民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3.
左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市民社会的兴起顺应了公民自治能力提高的要求,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有利于道德建设侧重点的转换,由“官德”而转向“民德”;市民社会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为权力制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市民社会的兴起促使政府统治向治理尤其是善治的转变,建立起新型的国家、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54.
赵增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2):9-10
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构想 ,并且随着这一构想的具体化 ,及时总结了它的实现条件 ,为这一社会发展过程赋于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5.
透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总结和概性,可以从中发现其更不深刻的理论意蕴,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冲破思辨传统羁绊,开拓人学视野的哲学理路--从自然维变、社会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着眼点切入,探讨了人的存在根据、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56.
契约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契约在追求平等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公平问题。克服社会契约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使社会在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下发展,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契约与身份二者关系入手,尝试在契约社会的整体构架下,建立“有限身份化”的相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经济全球化在繁荣和促进全球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全球生态资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目前国际社会对损害全球生态资源行为进行有效遏制的强制性制度的缺乏,都增大了国际生态合作的难度。加强国际生态合作,需要有一个由人类一致的经济意识、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道德意识构成的国际环境,这却是一个漫长的意识变革过程。鉴此,国际社会将长期面临着国际生态合作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8.
刘江翔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1):18-20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优势 ,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实现政治发展目标的重要性 ,把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极其重要内容 ,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牟文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6):5-8
邓小平在深刻分析社会的一般本质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实区别的基础上,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只有从人的本质出发,透过社会的本质,才能科学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刻内涵,也才能准确把握这一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以此更好的指导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60.
随着公民社会话语在当代中国语境的逐渐兴起,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日益成理论界的一大景观。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公民社会是透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视域,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要培育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