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citizens in Spain perceive different tactics employed in anti-austerity protests in 2011–2013, and tests the model of the process of justification of protest. This model combines the elements of Gamson’s collective action frames theory (effectiveness, anger and grievances, operationalized as appraisal of harm) with the concept of legitimacy. It also links justification to the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We empirical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ree protest tactics: normative demonstrations, non-normative peaceful strategies, and non-normative violent actions. We find that demonstrations are perceived to be more legitimate, but less effective than non-normative peaceful protests. Violent strategies, on the other hand, are seen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legitimate. We postulate and find that legitimacy and effectiveness partially or fully mediate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ideology, anger, and appraisal of harm on the probability of participation in non-normative protest. Finally, we establish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predictors of the likelihood of joining normative, non-normative peaceful, or non-normative violent protests.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tudy of justification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especially, the inclusion of the notion of legitimacy,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pular approval of and propensity to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 forms of collective protest.  相似文献   
72.
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创新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冷战后区域集体安全的典型案例,旨在通过集体行动预防、管理和解决内部冲突的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它突破联合国框架内的"中心化的集体安全"而形成一种"非中心化的集体安全";它将以和平强制行动为核心,使人道主义干预法律化、规范化;它通过启用早期预警与反应系统和非洲待命部队构建起冲突预防的运行机制等.但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在运行中亦面临合法性不足及组织能力和资源能力受限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可以通过强化区域一体化培育更大的自主性和完善已有的"合作维和"机制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73.
经济道德观视阈中的“囚徒困境”博弈论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经济研究领域热衷于"囚徒困境"博弈理论研究.实际上,把"囚徒困境"博弈理论应用于当今经济活动领域,尽管有一定的价值和应用空间,但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具功利色彩的、信息极不对称的、非合作性的、处于"生人圈"背景中的经济竞争理论.因此,如果将其夸大为经济活动领域的普适性逻辑,用其来代表当今经济竞争和博弈行为的典型案例,不仅有违特殊不能代替一般的基本哲学逻辑,恐怕也极易陷入道德功利主义的陷阱之中.只有以集体理性代替功利计算的个人理性,坚持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在合作基础上展开理性竞争才是走出"囚徒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74.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75.
國家理論和企業理論都認為個人面對公共池塘资源,都是從個人理性出發,盡可能多地利用公共池塘资源,造成公共池塘资源的退化,甚至毀滅,最終釀成集體行動的非理性。奧斯特羅姆教授(E.Ostrom)從研究小規模公共池塘問題出發,調查研究了世界上眾多實際案例,吸收多中心理論,反思國家理論和企業理論,應用制度分析和經驗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許多重要的觀點和結論,經過系統化,最終形成了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的集體行動理論。這一理論對我國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也下乏指導意義。  相似文献   
76.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形式上的无期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所有权人仅具有设立用益物权的功能,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目的在于实现农用土地在集体农户之间的分配。为保证农用土地的正常使用和承包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必须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连续性。土地承包经营权形式上的无期限性能够真实体现用益物权本身的价值,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和抵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7.
集体土地流转中相关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流转涉及的利益主体为农户、地方政府及企业.从各主体的利益行为动机出发,建立并分析农户与地方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动态博弈.结果表明:集体土地流转市场中的政府行为并不规范,地方政府具有主动权,处于优势地位,往往借公共利益的目的征用农户土地,给予农户较低的补偿费;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参与集体土地的流转,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在于以牺牲农户的切身利益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农户在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博弈中总是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其在博弈中做出的决策对于维护自身利益的作用微小.为推进集体土地持续有序流转,需规范相关参与主体的行为,降低其投机热情;完善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保障交易公平与效率;完善农户利益表达机制,维护农户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78.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创制已陷于僵局,其理论困惑与实践冲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征收什么(征收客体对象);二是为何征收(征收正当理由);三是如何征收(征收程序机制);四是如何补偿(补偿原则方式);五是非货币补偿保障(安置措施)。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通过多維审视与实证比较分析,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立法根本在于如何衡量农民的土地财产利益,即关乎立法理念的更新,关键在于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从而需要重构立法框架与创制范式:明晰征地补偿客体,完善公平补偿机制、征地操作流程、利益分配机制、安置保障措施以及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维权救济程序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9.
杨敏 《河北学刊》2005,25(2):105-112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日益深刻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为了成为全球化的适应者,东亚三国强化了国内的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以提高对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东亚已形成了跨国性的区域合作.如何使国家在全球体系中获得安全,并进一步促进跨国性区域合作,以对国际关系机制形成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是东亚国家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社会行动意义效应的理论角度看,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胶着和彼此建塑的关系.现代社会主体是"意义主体",社会行动则是"意义行动".在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过程中,促成了意义化的行动关联模式体系,亦即行动的结构.结构中的"异者"与"异见"可通过结构意义资源的不断生成而建立起某种共同的悟知和一致性的意愿.如果结构内部的意义资源能够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递进状态,将为持久、稳定、富于生机的合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东亚三国集体结构"可以说应当是作为行动主体的中、日、韩三国间的行动意义效应过程所锻铸或建塑的一种事实过程.随着中、日、韩三国共有悟知的发展,去中心化过程、主体平等必将进一步推进,从而使相互间通过让与或坚持、接受或拒绝,增进认可、理解、共识以及智慧和创意,将为"东亚三国集体结构"提供现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80.
张璐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158-159
当今高师的声乐教学在采用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提高综合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如何更加完善集体课教学方式的具体办法及如何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