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1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117篇 |
社会学 | 2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91.
文成帝《南巡碑》可进一步充实对北魏前期以幢将郎卫制度为主体的禁卫武官制度的认识。《南巡碑》所见幢将有内都幢将、三郎幢将、雅乐真幢将、内小幢将等 ,内都幢将当为负责殿中宿卫的禁卫长官。《南巡碑》所见斛洛真即胡洛真 ,意即“带仗人”(宿卫者 ) ,斛洛真军将或即宿卫军将。雅乐真、胡洛真可能就是史书中常见之羽林、虎贲 (郎 )。《南巡碑》可见大量郎官———内行内三郎、内三郎、三郎 ,内三郎多兼将军号。北魏前期亦有左右卫、武卫、四军、骁游等将军 ,似亦为禁卫武官。左卫将军所兼之南部折纥真即南部下大夫 (尚书南部侍郎 )。文成帝时禁卫武官出身于五六十个家族 ,归附拓跋鲜卑的各部族几乎都有代表人物任职于北魏禁卫武官系统 ,主要以帝室十姓、勋臣八姓及素和氏、斛律氏等约十余个家族为主。高车 (敕勒 )族的乙旃 (叔孙 )、斛律氏与北魏禁卫军权的关系极为密切。禁卫武官的出身和来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魏前期政权浓厚的民族特色及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2.
王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8-27
清朝御门听政早在顺治朝即已有之 ,及康熙朝形成定制。康熙帝每日清晨御乾清门听政 ;皇帝出巡则在行宫听政。皇帝听政时辰主要经历了“黎明进奏”与“定时视朝”两个阶段。御门听政是清朝治国最重要的措施 ,它不仅是康熙帝勤政的标志 ,更是清朝前期推行皇权统治 ,迅速走向强大统一的基本保证。御门听政是抗灾减灾 ,恢复农业经济的中枢。康熙帝建立并施行御门听政制度 ,表明他的勤政思想和坚定划一的统治风格以及修明政治 ,强化皇权 ,建立强大清帝国的决心 ,乃得“守成而兼创业”的一代明君之称号 相似文献
193.
陈滨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6(4):74-78
本文阐述了国际社会对灵活特别分庭的建议、国际法院因此对《规则》的修改,分析分庭的组成和分庭的特点,试说明特别分庭在相当的时期内是加强联合国国际法院作用的一个现实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4.
林福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94-205
当今世界经贸秩序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 有效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已成为各国司法制度改革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关切, 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设置专门化的国际商事法庭参与全球经贸治理。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视域下, 国际商事法庭制度的功能定位应着眼于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回应性目的, 以及形塑国际经贸治理结构的建构性目的, 法庭因此呈现国际化与特色化的样貌。 相较之下,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既有定位过分偏重回应性目的, 运行制度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 特色化成分未能充分彰显。 为此, 法庭应立足全球视野, 树立 “ 双重目的”, 凸显制度的普惠主义色彩, 致力于加强中国司法智慧的国际表达, 以期为全球经贸治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