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304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1605篇
社会学   15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当前以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阻碍了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针对这个问题,积极心理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视角。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为指导,论述了"主题探讨—心理辅导与训练—思考、价值澄清与分享"的团体辅导式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02.
以西方社会运动研究发展历程为轴线,重点介绍了心理取向、结构取向、理性取向、建构取向等不同研究路径有影响力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系谱、研究层次和核心概念等进行了述评。指出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取向的复杂性根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各种社会运动事件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含义,二是各种社会运动类型和性质有着显著区别,三是各国社会运动产生的社会结构、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因此,构建一个能对任何社会运动进行指导性解释的模型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403.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与心理性格形成深远影响。身处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和家人团聚的两难选择之中,留守儿童一方面承载着内心封闭、孤独、忧伤、无助等情感,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对父母与亲情的深切渴望和期盼。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内心情感纠结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家庭养育功能弱化带来的儿童社会化问题,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沉重社会代价。  相似文献   
404.
国内外德育方法已普遍从灌输道德知识为主发展到多种德育方式并重,力求让道德通过一种非强制性力量使人们倾向于选择善行。互惠利他性德育从思维和操作层面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道德实现路径,指出互惠利他性是人们心底的契约,只有善行才会使自己无拘束的生存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维护自己的既得和应得利益;互惠利他性是人对道德知行转化的精神体认,并为知行转化提供价值根据,促使道德行为由他律模式转为自律模式。  相似文献   
405.
翻译是一种心理认知和信息加工过程。译者翻译时的认知心理过程会直接影响到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感受,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许渊冲先生诗词翻译"优化论"的"三美"、"三化"和"三之"的认知心理体现,指出认知心理学是"优化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6.
文章对江西龙虎山丹霞地貌与民间文化心理及道教情结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紧扣丹霞地貌的色彩和形态两个特点,分别阐释了其与民间文化心理和道教情结上的契合,为龙虎山作为千年崖墓居所和道教祖庭的原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07.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中新出现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它以进化论为基础,对人类心理的结构和起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女性必须解决众多复杂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的择偶偏好,而男性由于进化过程中与女性所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而形成与女性有差异的择偶策略。  相似文献   
408.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力资源分配的目的是实现运输供需平衡,从解决网络运能瓶颈与服务瓶颈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旅客平均等待时间,企业运用车组数,列车满载率等因素提出了高峰时段及非高峰时段网络运力资源分配模型,最后实例验证了模型在独立运行模式下对网络运力分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9.
王阳明一生创作了约600首诗歌,通过他的诗歌创作,我们可以了解到阳明的人生轨迹和心学思想的发展。在明代中后期诗歌创作崇尚复古的大环境下,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哲学观点,创作了许多具有哲理的诗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个性与思想。他用"良知"唤醒"人性",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人们通向至善至美。  相似文献   
410.
从心理学精神病学的视角,阐述鲁迅先生写了诸多心理不正常人物形象的原因,这些人物形象用现代精神病学理论对照,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先生以医学知识把握了人物形象的准,以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方法保证了人物形象的真,以象征主义审美法则塑造了人物形象的美,以反叛传统哲学的思考开掘了人物形象的深,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一组病态心理人物群像。这种先进的创作思想和方法促使鲁迅先生超越同时代作家,成为世界级的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