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形象泛化是“读图时代”的突出特征,然而要想深刻解释此一现象,必须对形象嬗变的整个历程进行分析,在此漫长历程中,人类意识的变迁则是最为关键的。艺术形象嬗变轨迹大体上可分为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三个阶段,即前艺术、传统艺术、时尚艺术,此一分期的背景依据则是人类心理意识的觉醒与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62.
As residents living in hazard-prone areas face on-going environmental threats, the actions they take to mitigate such risks are likely motivated by various factors. Whereas risk percep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 key determinant of related behavioral responses,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risk mitigation actions influence subsequent perceived risk. In other words, do actions to prevent or mitigate risk reduce risk perception?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consider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risk perception and risk-mitigating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forest disturbance in north-central Colorado. Based on panel survey data collected in 2007 and 2018, the results provide a first look at changes in perceived forest risks as they relate to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actions in response to an extensive mountain pine beetle outbreak.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erception of direct forest risks (forest fire and falling trees) increased, whereas indirect forest risk perception (concern on broader threats to local community) decreased across the two study phases. Higher individual or community activeness (level of actions) was associated with subsequent reductions in perceived forest fire risk, smaller increases in direct risk perception, and larger decreases in indirect risk perception.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 risk reappraisal process in forest hazard contexts, with direct implications for risk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63.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5年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西部民族地区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为促其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据此,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就需运用定量手段,实施“度”的有效监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夯实基础,对西部生态建设实施有效的后续政策。  相似文献   
64.
魏州(大名)的兴起有较大的偶然性,特殊的政治形势将其推上了历史前台.而特殊的地缘优势和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大运河的开通又为其迅速繁荣提供了保障.经过长期发展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变化,大名又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65.
大明山龙母文化与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母文化的实质是水神信仰。中国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按发生时间先后大致分为:泛水神图腾信仰、龙母信仰、妈祖信仰等三种形态,其共同渊源应为壮族先民古越人信奉的水界之神图额。广西大明山龙母文化具有鲜明的原生态水神信仰特征,并以其山神和水神融合,生态美和道德美统一,而成为中国华南龙母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区域,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大明山龙母文化是大明山自然生态环境、壮族先民的信仰思维、农耕稻作文化、生态审美意识诸因素形成的民间信仰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6.
贡嘎山地区发育有71条冰川,其中长5公里以上的有五条,海螺沟冰川是其规模最大海拔最低的一条。根据冰川的分布、形状和规模,它属山岳冰川类型,从成因上看,则属暧型动力变质冰川。 海螺沟冰川形成于16万年前,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冰川在纵向上,粒雪盆高置、冰舌低伸,其间,为特有高悬的大冰瀑布相联。冰川的形成与存在,主要与挽近时期的造山运动有关,并与有利的贡嘎山南北向构造山系地质背景、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南面的南北向横断山系及南部海域东南季风影响相联系。海螺沟冰川现处于强消融退缩时期,这与区域性气候以几十年期的振荡变化有关,与“温室效应”无关。冰川景观不会因目前的退缩而在可以预见的时期消失。  相似文献   
67.
文章对有关四川凉山彝族土司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考证,认为凉山宜地土司所辖之上官、六革、瓜猓、纠米、阿多六磨、磨卡为呷、布布、西纠等土目治地位于今甘洛县境,元代中州(县)的治地当在今美姑县沙马马陀,威龙州长官司的设置时间为明洪武七年,黎州土司马氏为彝族后裔。  相似文献   
68.
古田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山体古滑坡复活情况,通过对隧道地表情况、围岩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其形成原因,采取了锚固桩、锚索桩、微型锚筋桩和洞内加强支护等综合治理措施,成功地治理了山体滑坡。阐述了锚索桩施工工艺和监控量测方法,为以后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9.
夏禹的功业 ,据说开辟了黄河流域迈向文明的道路。而“决江浚河”、“疏河决江”一类传说 ,其实多有夸张。当时农业的进步 ,可能主要体现于山地农田的垦辟。人们离开河滨 ,走向山林 ,避免了洪水的威胁 ,也开拓了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 ,凿井技术的发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回顾和总结了 1年来陕西省按照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扎实推进、有序展开的实践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意义。通过确定陕西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给陕西经济社会带来的多方面的深刻变化 ,对此 ,陕西省应从省情实际出发 ,选准突破口 ,有重点有步骤地启动西部大开发 ,站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前列 ,在大开发中实现陕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