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177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儒家思想主导的父权文化 ,常把有个性、不符合他们游戏规则的女性 ,称为“河东狮子”、“狐狸精”和“祸水”。这是对女性的丑化、贬低和污蔑  相似文献   
122.
西方的文学类型究其本质是男性的 :由男性作家创造 ,并且讲述男人的故事。以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鲜明的主观性令世人瞩目的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也处于男性为中心的小说话语之中 ,在创作中 ,她一方面认同父权社会的文学标准 ,另一方面又在修正养育了她的文学传统 ,无可避免地产生作者身份的焦虑。  相似文献   
123.
巴金不曾声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是他在《爱情三部曲》中塑造的他心中的“近乎健全的女性”形象, 贯穿的女比男强、性爱权平等应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观念以及对新女性在社会进步中所充当的角色和应具备的思想品格的理解,有较浓厚的女权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4.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s of Albanian women migrating to Italy and Greece, exploring their reasons for migration, their experiences abroad,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ir entrepreneurial spirit upon return to Albania. The article also examines how migration can challenge and transform but also reinforce gender equalities; it might lead to new opportunities and liberation or to new gender inequalities and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25.
刘丽威 《南方人口》2002,17(2):54-58
性与生殖健康是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在中国学习的韩国女留学生和中国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她们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KAB)的状况以及生殖健康需求等方面进行比较 ,从一个侧面反映中韩两国城市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6.
女性哥特将性别与体裁有机地结合,是女性作家以哥特体裁为载体、以哥特因素为手段,探究父权制社会里女性的共性问题。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充满浓郁的哥特色彩,透视出作家处于萌芽状态的女权意识。本文结合女性主义视角对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性别身份、黑色幽默式的氛围和"家"的双重意义等女性哥特元素进行分析,探讨作品中蕴含着的对父权社会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二元对立的质疑和控诉。  相似文献   
127.
社会性别辨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当代妇女学学者来说,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西学东渐”中,随“新女性主义”一同进入研究视野的。社会性别概念辨析起来可有四重内涵:1.社会性别作为文化要素,用来指称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两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2.社会性别作为关系体系,强调性别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3.社会性别作为分析范畴,是从性别的角度对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发现、辨析和阐释的工具。4.社会性别作为研究领域,既有其它任何一个学科不可替代的理论内涵,同时又与传统人文学科有着互为依存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8.
1943年开始全面施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简称“四三决定”),针对过于激进的“妇女主义”影响到乡村社会稳定发展这一问题,倾向于寻找一种实际的方式,以避免乡村矛盾,强调妇女参与生产和增强她们对于经济生产的贡献。新政策在消除农村社会不和谐音、强化人民团结的同时,传统农村父权制家庭结构下性别问题被遮蔽了。延安时期,“新女性”的代表丁玲因与当时的主流观念有所不同而饱受批评。而最终是以丁玲站在“党性和党的立场”作为收束,这固然是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但是,也使得当时隐约呈现的性别问题被搁置了。“延安道路”对性别问题的态度,可以追溯到五四后期左翼革命话语如何整合女性话语,也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依据的妇女解放理论有着密切关联。对此进行重新审视有助于以更为积极的方式把女性主义结合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29.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乡土想象书写.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萧红大量地书写了女体空间所可能载的各种符号形态,特别是有关跳大神的仪式化女体现象.萧红笔下女性所构成的女体符号空间,其根基建立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之上.与乡土想象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萧红对女体的想象书写和乡土的文化空间建构是双线并行的,缺一不可.此种女体/乡土叙述突显出历史文化交织的符号空间,乡土的象征功能是女性作家藉以窥探女性内宇及社会文化系和人生命运不可或缺的书写策略.在萧红的<生死场>中,女体的符号化和乡土的女体化,让萧红笔下的农乡女性归属于此以富有女性意识的土地,也让乡土同样归属于这些生活其上的女性团体.此种乡土经验有别于传统父权/男性视下的乡土经验.  相似文献   
130.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国民—国家"关系的建构,个体国民身份在政治话语中的确立,为近代女性谋求新的身份认同开拓了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近代先进女性也正是在这种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中,通过女性与国家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辩难以及性别角色与国民身份的博弈,确立了独立的个体身份——"女国民"。尽管这一概念并未形成系统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治理论,但她们通过别开生面的文学实践,一再言说和强化着这一主体身份,形成了声势颇为浩大的"女国民"话语;同时也因对"女权"、"民权"、"天赋人权"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在相关话语场的内部形成了富有意义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