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肖仁福的官场小说与其它官场小说创作存在较大的差异,返回官场生活现场、表现生活的真实细节和祛除先入为主的创作理念等因素促进了肖仁福小说中好官主义的产生。肖仁福小说中好官主义的出现,反映出作家对于官场小说创作中诸多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52.
文章回顾了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历史和理论,考察了追赶式发展的成功范例,指出具备-定的物质技术基础、恰逢科技革命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用好后发优势,以及把握好发展的时代特征,是成功实现追赶式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也是西部大开发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3.
良好师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塑造教师的灵魂、减少失德现象。良好师德的构建,需要外部的制度规约和内部的良善关怀共同协调与配合。制度规约包括师德立法、严把教师进出口关和重置中小学师德规范;良善关怀包括唤起善之本性、培育德性人格和给予关怀尊重。  相似文献   
54.
赛珍珠的《大地》和张爱玲的《小艾》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她们对封建专制和男权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中国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她们以跨文化的视阈描写阿兰和小艾对女性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表达出各自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5.
为了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风险转移模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围绕<公约>的条文及其立法背景,从基本概念入手,对三大风险转移模式,即涉及运输的风险转移模式、路货的风险转移模式、不涉及运输货物及目的地交货的风险转移模式的具体适用进行了阐释,对<公约>规定的风险转移时间、转移条件、转移地点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维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6.
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与一系列的心理因素有关,如躲避惩罚、获得更大利益、虚荣、从众、侥幸、恶作剧和逆反心理。诚信缺失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采取适当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针对成人学习特点的应用写作样例效应实验表明,成人学习者在样例条件下认知负荷较轻,写作能力迁移效果明显,成绩提高较大。本文藉此提出6环节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即“情境设问-问题标识-样例解析-读写结合-图式建构-规则自动化”。  相似文献   
58.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企业文化带给商业银行以有形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其核心是群体的"企业精神"。它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体现行业特色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并在实践中从教育培训、制度安排等方面加强我国金融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59.
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写实的文学思想源于史学的"实录"精神,表现为对真实性的追求,对写实的作风和技巧的追求,其在作品中的体现又因文体不同而有异,散文举例证实,画赞返实入虚,诗歌似虚而实。它是对李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补充。  相似文献   
60.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death is conceptualised by elderly lay Buddhist women in H? Chí Minh City (Vietnam). It explores the traits of a ‘good death’ which elderly laywomen wish to experience, and their dedicated practice of Buddhism to prepare themselves for a peaceful end stage of life.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in fact, women’s perceptions of death speak to their desires to live a life with dignity and retain their full personhood and nurturing femininity which they have embodied throughout their adult lives even until their last moments. They pursue devotional practices to train their body and mind in order to prepare themselves for the critical moment of dying, believing that these self-cultivating practices will enable them to transcend physical suffering and mental confusion, and immediately move on to the next, better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