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140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本文利用浙江、重庆等东西部省市家族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源/战略需求、关系治理、权力结构、企业家特质对家族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资源需求对二级网络持久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二级网络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机会对网络范围、二级网络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管理对一级网络强度、二级网络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族所有权对一级网络范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二级网络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族管理权对一级网络范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家年龄对一级网络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家行业工作经验对二级网络范围、网络持久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家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家族企业二级网络强度、二级网络开放度明显大于其它类型家族企业。研究结论对中国家族企业成长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2.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治理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最终控制者可以追溯到家族或自然人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广义家族上市公司区分为真正或狭义家族上市公司(FB)和自然人上市公司(PB)两类,从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和家族管理三个维度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家族治理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但家族所有、控制、管理三个维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家族治理的绩效最终取决于不同维度之间的组合。鉴于不同类型家族上市公司的主要回归结果皆不相同,本文认为家族企业的不同界定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3.
本文采用流行的终极所有权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私利进行了量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和2005年1099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治理状况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的约束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整体上与大股东控制私利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这种公司治理的总体效果是监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两种治理机制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作用的叠加,除此之外的四种治理机制并没有起到约束大股东控制私利的显著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公司特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股东控制私利.  相似文献   
474.
政府信息公开与共享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别对政府信息垄断、共享与公开状态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并对三种状态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信息公开与共享时的收益成本比大于信息垄断状态时。论文最后引入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因素,得出政府信息公开与共享的条件是:信息技术成本与信息共享的制度成本足够低。  相似文献   
475.
公司治理溢价研究可以揭示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互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为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指明方向和重点,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全面评估企业价值.而对公司治理的客观评价是公司治理溢价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评选结果为参照样本,给出了检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有效性的科学方法,进而验证了以DEA方法构建的公司治理效率值指标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公司治理溢价进行研究,解决了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2007年中国沪市578家A股公司为样本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公司治理溢价,公司治理效率值每增加0.1,流通盘市场附加值就会有37.2%的溢价.  相似文献   
476.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recurrently challenge end-to-end operations owing to the ambigu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impacting supply network resilience. This paper scrutinis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 plethora of interpretations in supply chain governance and resilience while further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governance and resilience in supply chains. In this regard, the Systems Thinking lens is adopted to pull together the typologies and constructs of supply chain governance and resilience from the literature. Methodologically, System Dynamics modelling principles are leveraged to capture the underpinning structural interdependencies in a causal loop diagram. The study reveals that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supply chain governance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support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resilience in networks. Overall,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domain by synthesis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governance and resilience, identifying pertinent typologies, and articulating research propositions that can inform decision-making at policy and management levels.  相似文献   
477.
The profit-for-purpose movement has gained traction worldwide, with companies designating the second mission dedicated to a social purpose legislatively or by becoming a certified B Corp. This study reflects on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accountability enacted by legislation in three countries where national legislation exists – the United States, Italy, and France. It also discusses accountability stemming from the B Corp certification. Given the limitations in accountability deriving from a governance structure or the B Lab certification, the paper reflects on the importance of leadership for the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profit-for-purpose ventures and provides exemplars. We conclude by reflecting on the future of profit-for-purpose companies considering the recent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movement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xamining key issues for dual-purpose compan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