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826篇
社会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方言特征词是最具方言特色的词语.方言的特征词既有大区方言共享的特征词,也有小片方言自有的特征词.与大区方言特征词的比较研究侧重于同质性的目的不同,小片方言特征词的提炼则是为了探索该片方言词汇的独特性.对海南闽语词汇的田野调查结果显示,海南闽语中有一批颇具特色的方言语词,堪称海南闽语的特征词.  相似文献   
192.
本文介绍了一个生存于粤东闽语区内的饶平家粤语方言岛的兴衰历程。在50年的光阴里,一方面,由于强势方言潮汕话的影响与渗透,使疍家粤语的音韵系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又由于家渔民从心理上对母语产生厌恶和排斥而加速了粤语交际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93.
江阴方音近百年间变化较大。本文从声韵调方面对其语音的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井通过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和对众多历史资料的比较,发现该方言中的某些语音要素有明显的简化、合并的发展趋向。其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减少、部分浊音声母的消失或混读、后鼻音的改变以及尖音、团音的逐渐接近等方面。文中还就两字组连读变调对现代汉语申述宾结构的词和短语的区别所起的作用等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探讨工作。  相似文献   
194.
汉语方言大词典》利用古今学人丰赡的资料积累,收列词目21万余条,引用口语例和文献书证数十万个,涉及古今语言文字类文献资料一千余种,其他各类文献资料如诗文、词曲、戏文、笔记、小说、野史等近三千种。编纂方法上具有为所列词目——标注词性和方言系属等创新特点,但也存在着对同形条目有处理失当之处等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5.
通过历史比较法和田野调查法,对百年来闻喜方言语音特点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发现现在的变化主要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演变方向是文读音进一步覆盖了白读音,语音特点弱化。  相似文献   
196.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while learning English,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very difficult part. Usually, dialects have some influences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 When lear...  相似文献   
197.
龙形镇又名茶店、茶店子,位于重庆市潼南县东北部。以龙形为中心,民主、檬子和古溪的廖家长沟等地所说的方言与重庆、潼南其它地方的方言差异很大,形成一个独特的方言岛,当地人又称其为“龙形土话”或者“神州话”。对龙形土话中常用语的读音、词汇、语法现象进行探讨,认为“龙形土话”是“老湖广话”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98.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词。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地名词其实也就是语言系统中的词或固定短语,它们除具有其他语词所共有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这个特征往往是通过当地的方言来表现的。作者对广州芳村地名做了比较广泛的调查,从所收集到的地名资料来看,广州芳村地名词和语言系统里的其他词汇一样,除了具有一般词语所共有的形、音、义等要素之外,还有自己的语词特征:第一,具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派生方式,其中以当地标志性词语为地名词首组合成一系列的地名词,是地名派生方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第二,地处粤方言区的芳村,其地名词自然表现出鲜明的广州方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9.
详细地描述了冷水江方言中动词的重叠用法,并从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各方面做出了较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0.
普通话中的词语后缀子在菏泽方言中被读作的,这一读法是古音的遗留,证实了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的中国语音理论,它与普通话的词缀子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面的语缀的是名词化的标记,具有小称义和消极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