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826篇
社会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考释(4)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0条,其中"啑"、"挦"、"过"、"■"、"■"、"竦"、"夯"、"■"、"■"、"和"、"謆"、"呴"、"斗"、"糊"、"华"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啑"、"■"、"兴"、"别"、"■"、"飵"、"趱"、"■"、"■"、"呴"、"■"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22.
语法化自出现以来,在国际国内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到目前已形成体系。结合问卷调查从语音语法化、形态句法语法化及功能语法化三方面解析四川方言"得"的语法化进程,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内解析"得"表许可及意愿含义的生成机制及成因。"得"与"得撒""均可表达许可等含义,且使用频率几乎相等,这一发现为全面探析"得"的语法化进程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23.
语流音变造成方言词语的外部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它主要发生在常用词中,基本类型有异化、同化、儿化、类化与合音。弄清其原形式,有利于对方言词汇的掌握。本文举例讨论了简阳河西话常用词语流音变的类型、条件、过程和原因,对于研究汉语语流音变同语音、词汇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论双声符字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声符字是指由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声符构成的字,包括两个部件都只表音而不表义的纯双声符字和一个或两个部件都兼义的双声符字。其逐渐增多是汉字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双声符字的来源主要有:"造字之初就是双声符字"、"在只表读音的假借字上累加声符而成"、"在表意初文上再添加声符,原来的表意初文也表音"、"在造字时有意选用一个构件即充当意符又作声符"、"两个音义均相同或相近的构件组成一个双声符字"、"由于语音的变化而形成的双声符字"、"方言字"、"讹变、饰笔、类化等原因形成的双声符字"等八种途径。  相似文献   
25.
入声的研究过去基本上着眼于音系内部以语音条件为转移去考察其消变的规律,文章着眼于入声的文白读和入转舒在老中青三代的演变过程,从六个方面论证邯郸方言的入转舒属于叠置式音变。  相似文献   
26.
与“言文一致”、“小说界革命”的思潮密切相联系,晚清对用方言写小说形成一个理论自觉,也出现一批方言小说,其中以吴语小说和京语小说最具代表,可谓别开生面。但小说中大量运用方言来模拟口语的逻辑与小说“开民智”要求的普及性,以及小说语言的艺术性形成矛盾。重视小说艺术性的小说家就提出“另为一种言语”和“另造一种通行文字”的观点,这种兼顾口语化、普泛性和艺术性的白话书面语革新,才符合“官话一国语”建构的路径,为小说语言的由俗变雅提供了可能,也修正了方言小说的弊端,但这一理论真正的实现则在五四时期。  相似文献   
27.
称谓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代表了一定地域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但是由于地域方言的不同,各地区的亲属称谓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休宁话作为徽州方言的一个分支,其亲属称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特点。休宁话亲属称谓的划分、休宁话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泛化的一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宁乡方言在构词和构形方面的几个特色中包括名词的几个后缀、形容词的几个后缀、数量词中缀“是”及多功能后缀“唧”等。这些特点说明宁乡方言虽属于湘方言中的长益片,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到娄邵片的影响。这说明宁乡方言是湘方言长益片里一个特殊的次方言。  相似文献   
29.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淮河北沿、洪泽湖西岸。处于官话方言和吴方言交汇地带的泗洪方言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其方言词汇特色鲜明,这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也称复杂形容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包括重叠式、附加式、程度副词和单音节形容词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的重叠。以现代汉语形容词为参照,对泗洪方言形容词的复杂形式的构成、重音、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进行考察描写,为官话方言与吴方言形容词比较研究提供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30.
来凤话有两种特殊的数量表示法:“量ba量”重叠式和“数da数”重叠式。本文对这两种格式的语法特征、语法意义进行了描写、分析,认为这两种格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语法意义上异中有同,语法功能上基本一致;中缀“ba”和“da”在分布上互补、在语音上声母交替,这两种重叠式在类型学上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