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1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沈从文与劳伦斯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人类文明进程关注的文化心态。劳伦斯立足英国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表现工业文明对人及其两性关系的异化,探索西方文明社会的出路。沈从文则主要是在半封建的或前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乡村和都市的背景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表达着对都市文明或直接、或间接的批判态度,试图用乡民身上充溢的生命力为老迈龙钟的民族注入活力,实现民族再造。  相似文献   
52.
D.H.劳伦斯的《大海与撒丁岛》是一部描写撒丁岛瑰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的游记。作为一种自然写作,这部游记更能体现出劳伦斯的生态观。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这部游记,可以探讨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哲思以及他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关系的渴望。  相似文献   
53.
劳伦斯一生都在追寻自然的原始生态之美。他热爱自然,讴歌自然,并倡导人性本能在自然中的回归。小说《太阳》的自然生态主题主要体现在自然不仅能唤醒人类的本能意识,更为人类带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业文明下人类失衡的精神生态的描述,劳伦斯旨在呼吁人类亲近自然,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4.
在他的中短篇小说里,D.H.劳伦斯既表现了畸形的两性关系,也探索了理想的两性关系。畸形的两性关系主要表现为同性之爱、无性之爱、精神占有、社会化婚姻等。理想两性关系是建立在健康、奔放的性觉醒和性体验上的心灵与肉体的结合。D.H.劳伦斯对于两性关系的描写与其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同时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劳氏复杂的性属观。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选取劳伦斯的《菊花的清香》和《母女二人》两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原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性化"理论对这两篇小说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劳伦斯文学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6.
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在其小说创作中书写了诸如“阳萎男人”、“情感怨妇”、“精神困惑”、“灵肉分离”等几种精神生态失衡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因征服、控制和占有欲望的膨胀而导致生命活力的衰竭和精神价值的消解。劳伦斯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真实书写反映了其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反思,从中彰显了其精神生态思想,同时也为当下重构和谐精神生态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7.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涉及西方关于两性关系、性爱以及感性和理性的对立的传统阐释,作为基督教教义的坚定反叛者,戴.赫.劳伦斯大胆质疑《圣经》的传统阐释,通过对亚当和夏娃故事的重写,劳伦斯批判了亚当对夏娃处于强势地位的思想,将人类的堕落归因于意识和理性,指出男性和女性应该充分认识到各自的特性,承认彼此独立的存在,遵循无意识本能的指引才能重返乐园。  相似文献   
58.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关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传媒研究学者,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于1968年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哲学与历史学位,师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教授,后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跟随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以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学习,1976年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at Urbana—Champaign)获传媒学博士学位,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教授为其指导教师,1994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at Chapel Hill)任传媒研究教授,现为传媒研究杰出教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国际文化研究界影响颇深,从1990年开始就负责主编文化研究界的知名学术刊物《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及另一份学术刊物《公众文化》(Public Culture)。他著作颇丰,如《文化研究导论》等书已成为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格罗斯伯格把文化研究带到了美国,又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把美国文化研究带到了世界。  相似文献   
59.
克雷明的《美国教育传统》是其三卷本《美国教育史》的结晶,该书是建立在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克雷明在《美国教育传统》中重新界定了美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进而开发出了美国教育史研究的新方法。虽然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理论产生于人们对美国教育制度持普遍怀疑态度的时代,但克雷明仍对美国教育制度持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60.
The failure of program evaluations to provide policy decision-makers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is a familiar complaint.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approach towards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more useful evaluations — the stakeholder survey. Stakeholders are individuals, or groups, who have a direct interest in the program being evaluated. The central premise of the paper is that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stakeholder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directly into the formulation of evaluation objectives, and the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to achieve those objectives. The paper presents a rationale for the stakeholder survey, describes its major components, and repor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pproach in a large program evaluation. Key issues involved in applying the approach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evidence from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such surveys are not only feasible, but also of considerable value to the evaluation te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