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9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洛阳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洛阳旅游的形象不鲜明、产业规模小等差距 ,把洛阳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 ,需要发挥古都优势 ,实施精品战略 ,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52.
洛阳境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法,对近年洛阳境外旅游客源数据的分析表明,洛阳境外旅游市场在区域上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旅游经营较为稳定。洛阳应通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开发具有中原文化特色、自然景观特色浓郁的"洛阳"专题项目,形成以日、韩和港澳台地区为中心,东南亚、欧美为两翼的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53.
天圣、明道间,欧阳修初入仕途,任洛阳留守推官。在此期间,他与众多洛中友人相交往,其中最为密切的当属被称作"七友"、"八老"的几人。欧阳修常与他们宴饮出游,诗词唱和,以"文"相交,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还为将来"主盟文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区域旅游增长体从空间布局形态上看包括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类型。各旅游景区作为单独的经济主体属于点状区域旅游增长体或区域旅游增长极。利用广义增长极理论可估算旅游景区作为区域旅游增长体的吸引力大小。同时,利用唯一度公式可估算旅游景区在同类别的旅游景区中的唯一程度。根据计算结果,可进而提出针对具体旅游区域的评价意见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5.
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科技创新评价研究现状,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洛阳市企业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6.
关于《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争议历来颇多。它与曹植的《洛神赋》在文字表达等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从挖掘《洛神赋》背后的深意入手,可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残酷现实的情感宣泄以及人生理想的幻灭是曹雪芹效仿《洛神赋》的根本目的,更是创作《警幻仙姑赋》的深层动机;同时《警幻仙姑赋》在体裁选择及写作手法上所体现出的"师楚"情结,也使《警幻仙姑赋》的悲剧意味得以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57.
三国归晋,对东吴江东大族的胄介公子陆机而言,意味着维系其全部情感和人生意义的个人社会文化圈彻底破裂。陆机在太康元年(280)到太康十年(289)退居华亭(今上海一带),情感世界经历了痛苦的抉择。最终,决定北上洛阳,寻求重建个人的社会文化圈,以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58.
付梅 《阅江学刊》2011,3(6):91-99
洛阳自古即为牡丹之乡,至今仍是最为重要的牡丹风景名胜。自大唐牡丹兴起之初.洛阳已与牡丹结下不解之缘。到了北宋,洛阳牡丹更是盛极一时,无论种植规模、盛况持续时间还是社会影响都是其他牡丹景点不可比拟的,于是出现了“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作为一个牡丹观赏名胜,洛阳牡丹的形成有着区位优势与历史际遇相互激发的深广因缘,代表了我国古代牡丹观赏的最高境界。在宋代,洛阳牡丹已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一个在文学中有着深远影响的审美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59.
洛阳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洛阳市旅游资源和历史文脉的基础上 ,对洛阳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 ,并从物质景观、社会文化景观、旅游企业形象、核心地段形象、代表人物或事件、视觉识别系统等 6个方面提出了洛阳市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60.
玄奘西行求法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洛阳;在洛阳奉诏撰写《大唐西域记》,是为了把西部世界介绍给世人,而不是为着消灭西突厥。丝绸之路传入的文化对中国政治的干预,以佛教对武则天在洛阳改朝换代的有效支持为典型。波斯三种宗教对洛阳的社会生活影响甚小;胡族乐舞虽传播稍广,依然因严中外之辨而受到制约;只有佛教渗透较为深刻,这同时也意味着它向中国文化的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