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53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Drawing on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the research elucidates competing constructions of justice, responsibility, and victimhood articulated in response to September 11, 2001 on three digital discourse fora in Brazil,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earch extracts the moral metaphors through which Brazilian, French, and American participants judge the terrorist acts. It contrasts the underlying moral accounting schemes employed to legitimize or delegitimize the use of terrorism on 9/11. Two contrasting standpoints on political violence and associated moral underpinnings are elucidated: the morality of retribution and the morality of absolute goodness (Lakoff 2002). One ideological faction uses the morality of retribution to hold the US accountable for inciting the terrorists to act. For these individuals, political violence can be seen as a form of action that upholds a binary framing of moral order in which all moral debts must be paid. By contrast, opposing camps employ the morality of absolute goodness to condemn the terrorists by arguing that terrorist violence is inherently unjustifiable, as it necessarily results in human suffering.
Laura RobinsonEmail:
  相似文献   
512.
由史学文化发轫的荆轲形象,糅合特定时代形态各异的文人心志,凝聚成一类人格祈向,从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进入民族文化的价值系统。从战国至今,荆轲形象呈现出戴着镣铐跳舞的表征,展示了多义复杂的诠释效应,荆轲形象大致是在崇高——卑劣——崇高的道德文化链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荆轲形象毁誉兼有的接受史反映了历史风云与文人情志双重筛选的结果,也成为中华民族心灵演进的一个真实面影。  相似文献   
513.
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英雄群体,已成为贯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面对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英雄现象,有必要对其精神实质作深度解读,对其产生的根源作深刻剖析。实际上,英雄现象频繁发生在大学生群体身上,既非偶然,也绝不是孤立的,其背后有着明确的价值支撑,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与时代精神,而对此作深入理论剖析能为当代青年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14.
The Berlin Wall at different times in its ignominious history has been demonized by Western opinion less because of its real paltry role in the Cold War tension in Europe than because of the fears and frustrations it generated within Europe. This is the central theme and claim of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show through an excursion of personal and institutional events how the perceptions of Soviet communist realities were refracted through the icon of the Wall as a Cold War symbol.  相似文献   
515.
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精神领域的内核。调查发现,人品、知识、健康是现代年轻人的主要追求,大学生们尤其看重健康因素。此外,被调查大学生对自己实际人生价值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年级与性别差异。而且自己实际人生价值受父亲学历与职业的显著影响。父亲是小学文化的被调查者多只看重健康,父亲文化程度更高的被调查者则除健康外还比较看重人品和知识。农民的子弟最重视知识,工人、干部的子弟则最看重人品。  相似文献   
516.
知行差异是青年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难点,其产生与道德形成过程、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教育水平密切相关。矫正青年学生道德知行差异,需要建立道德教育的隐形教育机制以改进道德教育方法,建立社会教育机制以形成道德教育合力,建立网络教育机制以拓展道德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517.
<宋文宪公全集>(四库备要本)的卷二、卷三、卷六目录上存在比较多的错误.一是目录的顺序有误,卷三放在了卷六之后、卷七之前;二是目录与书中标题不一致;三是卷二、卷三、卷六中的篇目互相混乱.出错的原因可能是社会动乱以及竞争赶工所致.  相似文献   
518.
康德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物自身"两大构成部分,与之相对应的认识方式则是"感性直觉"与"智的直觉",作为主体的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只具有感性直觉的能力,"智的直觉"是上帝独有的直观世界本质的能力。牟宗三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以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为背景证明"智的直觉"同样是一种人类可具备的直观事物本质的方法,在"道德"的关节点上它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在"本体仁心的明觉"上它更是现实而当下的呈现。  相似文献   
519.
目前对道德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大多承袭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定位方式,而缺乏对其理论前提的反思。知识角度的道德教育者角色定位有可能导致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错位,进而导致道德教育的错位乃至低效。庄子对道德教育者的角色分析值得我们借鉴。从道德教育过程中可能隐含的个人名利看,教育者不能以师表自我标榜;从道德教育的方法看,道德教育者不是道德管理者;同时,从已经显现出的道德教育效果看,在道德教育上不能过度依赖道德教育者,道德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对道德教育者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0.
科技的价值属性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道德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科技有其道德意蕴和价值意义,对建构文明、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大力宏扬科学精神,促进道德建设,使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更加完善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