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28篇
社会学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强调了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性原则。坚持道德建设的实践性原则是道德教育自身规律性的体现,更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教育的现实要求。应从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全民道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2.
纪昀生活的时代,大清帝国已经开始从繁荣强大转向了"落日的辉煌",社会用于维持个人正常运转的准则失去了平衡。纪昀针砭社会的时弊,主张以儒家道德为轴心,倡导德福一致的伦理理想。消除人们对现实的不平感,给遵守道德的人们以希望、关怀和慰藉,以恢复伦理对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有效干预,形成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及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习惯于"背理论"、"考理论",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基础"课立体化考核模式,使考核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立体化考核,要切实转变"一考定乾坤"的传统观念,克服在考核过程中的惰性心理,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检验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永恒道德论作出科学批判,蕴含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逻辑和原则导向,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捍卫、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公民道德建设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理论与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为此,中华民族在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应当认真传承道德传统的理念与精髓,科学认知与把握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与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研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之中,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5.
“知天命”是成就儒家君子人格所必备的前提条件,按照古代“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理论可以得知,对“天命”的认知不能离开对“性与天道”的体认。然而,“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却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困惑。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孔子基于其对言语观的认知,感受到对“性与天道”的认知是每一个个体在“习”中自然体认的结果,因此采取了“以无言代言”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6.
思想道德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个体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客观认识初中生思想道德的性别差异,有利于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调查研究表明,初中生思想道德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思想道德得分普遍高于男生。据此,教育建议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尊重性别差异,实施因性施教策略。  相似文献   
107.
余虹 《西北人口》2004,(4):22-24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引导和管理是许多大城市面临的问题。而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一个空白,本文主要讨论了当前加强外来流动人口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8.
王俊峰 《唐都学刊》2004,20(5):118-121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辨、理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评析甄别传统道德与传统美德的功过,科学界定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异同等,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以德治国"的方略,全面理解"先进文化"的蕴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Israeli children of grades 1, 4, and 7 were asked, with respect to nine types of behavior, whether such behavior is bad, whether a child should be brought up to behave otherwise (and why), whether a child should be required to behave otherwise, and whether such behavior should be punished. Analysis of their responses and the reasons they provided supports the hypothesized distinction between three categories of behaviors or reasons for action—morality, “the desirable” and personal preferences—in terms of two dimensions: desirability and obligatoriness. Specifically, moral norms were perceived as both desirable and strictly obligatory, and were justified in terms of inherent goodness/badness and the welfare of others. Behaviors in the category of “the desirable” were perceived as desirable but not obligatory, and were justified in terms of self-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utility. Behaviors in the category of personal preferences were perceived as non-obligatory and neither desirable nor undesirable, and were justified in terms of personal choice. This distinction was less sharp among first graders, who exhibited some tendency to view desirables and preferences, as well as moral behavior, as obligatory.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young child's “intuitive morality” relates only to the dimension of desirability and not to that of obligatoriness, which seems to develop somewhat later.  相似文献   
110.
文章探讨了孟子"居仁由义"思想及其渊源,并由此论及这一思想对元代散曲家张养浩不同人生 阶段的影响:一,居官时仁政爱民,执义而行;二,归隐后仍以仁义立身,为道义而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