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06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Why do Austria and the Netherlands, two highly corporatist, coordinated, consensual countries diverge with respect to the involvement of social partners in their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competing predictions of the power‐resource, employer‐centred and social partnership approaches, we identify a key omitted variable that can explain the observed variations: the ability of the social partners to unite on reform positions. We demonstrate that when the social partners are divided, their collective power is reduced and partisan‐based policy outcomes become more pronounced. In turn, when the social partners jointly favour a particular outcome, their collective power increases and they can override governmental reform plans, even if the government holds a large legislative majority.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ausal importance of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social partners for institutional continuity and change.  相似文献   
142.
The garbage‐can theory of decision‐making (Cohen et al. 1972), has been adapted into a perspective on policy‐making, with adaptations of the approach placing notable emphasis upon the health sector (Kingdon 2006; Paton 2006). This article creates an adapted ‘garbage‐can’ framework to help explain each stage of the reform of the Engl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over the last 25 years. The emergence of the key idea and resultant policy at each stage of reform of the English NHS has been arational and indeed sometimes irrational. Policy has reflected advocacy by policy‐salesmen (Kingdon 2002), proffering ‘solutions’ to ill‐defined problems and answers to unasked questions, and politicians' short‐termist responses at each decision‐point. Yet the garbage‐can alone is not enough: if arationality rules in policy‐making day to day,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is not an overall ideological context, trend or bias in reform. The article also posits that ‘market reform’ has derived from the ideological hegemony of a naive anti‐statism (hostility to a misleadingly defined and often mythological ‘centralist state’) in public services and enthusiasm for market competition rather than any evidence‐based application of pro‐market ideas to health policy. A question arises: how are these two approaches (short‐term arationality and longer‐term ideological bias) combined in explanation of how policy over time is biased in a particular direction while seemingly arbitrary and directionless at each messy decision‐point.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insights of a garbage‐can approach with wider explanations of ideological hegemony.  相似文献   
143.
家庭治疗,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巧,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因此,社工通过家庭治疗模式介入社区青少年服务对将对预防和解决青少年问题就显得十分关键。本文选取上海市社区青少年服务案例,调查了社区青少年的问题和需要及其家庭状况,并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同时对专业的家庭治疗方法在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4.
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服务的永恒主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性与弹性要求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贫困救助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化性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区志愿服务以其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特点,可以有效地填补社会救助政策的漏洞。本文描述了社区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了当前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存在的缝隙;立足社区贫困家庭的需要,提出了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寄望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和具体家庭需求的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对太原市H社区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调研,了解到社区居民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对"怎样做,做什么"并不十分了解。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与社区联合启动了一项"为老服务项目",在运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明确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需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6.
近年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从近年的组织形式、实践效果等方面来看,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参与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组织实践,从意义、问题和对策三方面做探讨。  相似文献   
147.
社区管理与服务在我国城乡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属于新兴专业,其课程设置目前仍有待完善之处。这些问题包括总体社区工作课程过多且存在一定重复,忽略社区服务的具体环节和技巧教育,以及各课程之间相互区隔缺乏沟通联动等。笔者以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主干课程,当以社区工作服务群众时所需的技能体系为基础进行设计。具体包括强化社区服务各环节技能的训练,并打破现有课程之间的藩篱,在不同的课程之间,尤其是社区工作专业技巧课程之间建立起前后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体利益分化日益显著,民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同时,民众表达自身诉求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但是我国尚缺少合理的、畅通的、制度化的诉求渠道,社会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工作理念也有待提高。因此,本文主要从对郑州市"万警进社区"活动及信访工作的"义马模式"的分析出发,表明完善民众诉求渠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理清民众诉求渠道与社会管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民众诉求渠道的可行的路径,主要包括坚持贴近群众原则、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培育社会组织,以及重视专家学者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9.
角色理论通过对角色行为改变和及其原因的研究,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在角色理论分析的视野中,医院志愿者属于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表现性角色,从而决定了其规范性、无偿性、非功利性特征。在角色采择和角色扮演过程中,个人只有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和自知能力,并衍生成为合格的角色技能,持有正确的角色期待,方能顺利完成医院志愿者角色行为。为防止和纠正志愿者对于自身归属医方还是患方产生困惑、不了解志愿服务内容、对志愿服务产生负担思想、作出不称职行为等角色失调情况,可通过正确定位医院志愿者角色、清晰明确医院志愿者角色行为标准、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日程、及时疏导志愿者负面情绪、建立医院志愿者激励机制、提升志愿者自我价值认知等途径以完善医院志愿者角色塑造,充分发挥角色功效。  相似文献   
150.
周玉萍 《社会工作》2012,(10):88-90
山西省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省会城市建立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孵化器。通过对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研究,了解孵化器的建立、项目的选择、入壳孵化、过程监督等方面的经验并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其他的孵化器提供借鉴。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社会组织的孵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