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2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705篇
社会学   340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Marginal regions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political concern and remedial action in western states for several decades now. The West Coast of the South Island of New Zealand is an interesting case study in this regard, for recent economic growth has confounded earlier expectations of post-restructuring decline, while also contradicting several of the nostrums of new regionalism.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is trajectory, this paper draws on document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organisations, newspaper articles and field visits to examine developments in four key sectors of the West Coast's economy: mining, dairy farming, forestry and tourism. Economic growth is found to be closely link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w markets for primary products, but efforts to rework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marginality have also been important. Value has been added to specific products through the insertion of references to the region's alpine and forested landscapes. Isolation and peripherality have been recast in more positive terms, echoing the broader reframing of New Zealand as a scenic, unspoiled destination. In adopting a cultural economic perspective on marginal region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symbolic forms of value, the potentially flexible nature of marginality as a discursive catego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tworks which connect regions to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flows of capital and tourists.  相似文献   
92.
中美中东石油关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居世界前两位的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中美都离不开中东石油。中美在中东必然因石油而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重性——事实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中东石油领域,如果两国展开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双方可能走向“零和”或两败俱伤的“负数”结局;如果两国开展对话、合作或实现竞争下的合作,则完全可以在中东石油甚至其他能源领域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93.
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性共识.在国内资源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最佳选择是,积极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以确保石油供应.各种因素表明,中东产油国应是中国的首选合作方.在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与一些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或石油输出国互动时,既要重视提高海外能源运输的安全系数,也应以积极、友善的姿态,与周边邻国合作,构建亚洲石油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4.
20年代胡适等人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并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展开系列的学术活动,在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南方学术重镇东南大学的学者们除了以《学衡》与《史地学报》为阵地之外,以国文系师生为主成立了“国学研究会”创办刊物、展开演讲、编辑从书,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针对北大国学门,东南大学国文系也计划组织“国学研究院”,但却遭到北方学者的抨击和校内新派的挖苦,由于东大不久即发生风潮,东南大学国学院最后是否真正成立也值得怀疑。从“国学研究会”到“国学院”的短短历程和遭遇,集中地反映了20年代早期南北学术界在“整理国故”运动中的地缘与派分。  相似文献   
95.
文章对上海合作组织在防范和打击“东突”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客观评价。特别针对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在整合地区力量、进一步发展方面受到一系列制约性因素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尤其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运行中遇到的障碍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
新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利用地缘优势,把“走出去”和“向西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当前,影响双边经济合作的因素主要是中亚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体制性差异大、法制建设滞后、社会不稳定、民族文化心理阻碍、地区安全因素、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合作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等。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是维护亚欧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需要,是新疆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最佳切入点,是走发展新型工业化之路,打造支柱产业的现实需要。中亚国家巨大的资源和消费市场亟待开发,双方拥有共同开发的核心项目,合作前景广阔。新疆应抓住机遇,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7.
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丰富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本土化的语境下,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国家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及其建设路径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了对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中国化",增强了软实力理论对中国综合国力研究的解释力,对进一步促进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全面提升我国软实力水平,应将文化软实力和区域软实力纳入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理性分析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与约束条件,统筹国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李明博政府外交战略的角度审视韩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关系,首先分析了国际关系经贸化、世界经济区域化、中国崛起、中美两强竟合与南北国家经济竟合等当前国际关系五大特征及在此背景下韩澳的政经互动,尤其是韩国总统李明博的《新亚洲外交构想》、澳大利亚对李明博政府的意义、澳大利亚在李明博政府外交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然后是就澳大利亚的响应、韩澳双边自由贸易协议(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谈判现况与未来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
孟子对君臣关系的新建构,一方面经由手足—腹心、犬马—国人、土芥—寇雠的论述,凸显了对抗的一面,土芥—寇雠之论又最让统治者胆战心惊;另一方面通过师、友、事的评析,显示了合作的一面,师友之论又最让士阶层心往神驰。既对抗又合作的复杂关联,现实地展开于士阶层参与政治的具体实践之中。孟子器重师道,强调智识分子以道尊于势的理想来应对势强于道的现实,从外王转向了内圣。这实质上是孟子的义仕派立场以及王道政治学遭遇现实困顿之后的必然转向。  相似文献   
100.
Grape phylloxera is an insect pest that has destroyed vineyards and brought ruin to winegrowing regions worldwide. In South Australia, however, strong biosecurity regulations have ensured it has remained absent. In this absence phylloxera takes on powerful symbolic value, and regional viticultural identities may be imagined in relation to the presence of phylloxera elsewhere. This paper draws from ethnographic research with grape growers and wine producers in McLaren Vale, a region whose vineyards are understood through this ‘phylloxera-free’ paradigm. The article specifically explores controversies around modification of South Australian biosecurity regulations in a way that favoured large winegrowing corporations’ need to more easily move material between regions, to the perceived detriment of vineyard security. The phylloxera risk has economic, social and symbolic dimensions in McLaren Vale, where the insect has become symbolically aligned with the most impersonal, pervasive and destructive aspects of globalised wine capit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