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8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民族主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政纲中宣传最多、影响最大的思想,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大致经历了反满—独立—平等的嬗变。就其历史价值来说,既具有对当时反满革命的直接鼓动作用,也体现在此后历次反对外来殖民压迫,争取中华民族的国际平等地位的斗争中。就其当代价值和影响来说,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强调整体性原则,以谋求国家统一作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涵,和平性、开放性特点,以建立各民族平等相处的国际新秩序为长远目标,努力寻求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理想的有机统一等内容,无论是对于当前两岸关系的改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构建,还是和谐世界的构建,都具有非常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2.
从民国肇始到1924年孙中山做最重要的三民主义演讲的十多年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如何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这个问题上,孙中山的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同化思想并没有放弃。不论是在其宣扬"五族共和"之时,还是参考"熔炉"理论之后,抑或接受苏俄民族主义理论(即在中国国内实行民族自决)之际,他都表达了民族同化思想的理念。只不过在政治妥协情形下,这种理念有时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3.
从知行辨证发展关系观照近代史历程是一个恰当的角度。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目标是中国近代史上关于民族前途命运的第一个真知识。以劳工阶级为依靠进行反帝反封建是中华民族获得的关于近代史的第二个真知识。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史两大真知识的坚持者,因而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意义主要在于对近代史革命经验作了总结,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当代史的意义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现当代史的任务应是发展与增强“民族、民权、民生”。  相似文献   
154.
略论孙武的备战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文不过十三篇,论不及六千言,然而却字字珠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和兵家唯物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孙武的政治准备、军事准备和经济准备的思想,哺育过无数兵家名将,突出地体现了孙武的备战思想。孙武“先胜而后求战”的备战思想,是对战争准备的深刻揭示,是“先胜”思想的总结,也是孙武备战思想的精华。孙武的备战思想对未来高科技战争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5.
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均非常宏富与庞大,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二者各自思想的研究都已很广泛和深入,近年来把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论述也有所增多,但把他们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见。有鉴于此,文章试将孙中山的"世界进化论"与毛泽东的"唯物自然观"进行比较分析。文章从孙中山的"太极生元说"、"体用论"、"生元有知说"与毛泽东的"科学实践观"、"辩证法"、"反对主观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孙中山、毛泽东的思想比较研究领域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56.
立足不同视角与不同层次,分析了孙子兵法中"知"的前瞻性、连续性、全面性、深刻性、科学性、艺术性、哲理性等思想特质及相应的借鉴价值,为孙子知胜思想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人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孙子兵法的求知方法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7.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校对漏误93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倒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相似文献   
158.
清初关中遗民诗人孙枝蔚的交游与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关中遗民诗群中存诗量最大的诗人是孙枝蔚,但由于历史所造成的误解,许多人将他从遗民的行列中拉出来了。其实,孙枝蔚不仅是遗民,而且创作了大量极具认识价值的遗民诗,其创作风格也体现出关中遗民诗群创作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9.
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3,2(5):113-117
由于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时期美国的铁路建设速度最快,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以美国为主。他对近代世界铁路的发展大势、基本成就、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建设与管理体制或经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认识,其认知水平超出了他以前的中国近代的其他先进人物。他关于铁路问题的话语目的在于以世界铁路为例证阐述他的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计划和主张,反映了他以惯有的世界眼光取人所长为我所用并驾而上之的广阔胸怀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0.
构建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传统中国许多志士仁人的美好理想.社会公平思想到近代发展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追求,理智地分析近代思想家,特别是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的社会公平思想,能使我们从这一视角,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对于当今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平、公正,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