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介绍了基于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的方法,阐述了转换时用到的主要数据结构、节点串并联关系确立时搜索节点左右连接的迷宫算法、二叉树的生成以及基于二叉树的指令表语句输出过程.对梯形图转换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论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文章通过引用剧本和小说中的对白,对“のたから”和“ から ”的用法做了具体分析,并对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使用和避免误用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83.
从句子结构和词义用法的角度看,在一定的条件下,“请”等汉语兼语句使令动词与日语授受关系补助动词“~てもら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明白这一点,可以加深对日语授受动词用法的理解,达到正确翻译之目的。  相似文献   
84.
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原文特定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原文的意义、选择恰当而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组成非语言语境的几个重要因素来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5.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它实际上是一种言语上的抽象表达 ,概念上的笼统概括。英语里的模糊现象种类繁多 ,分为词义模糊、语句模糊等。正确地理解英语中的模糊语言的有效方法是准确地把握语言环境和全面理解上下文。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现在较为成熟的两种程序复杂度定量算法Halstead法和McCabe法,指出了这两种算法的不足,并借用McCabe法的思想,给出了更合理的且易操作的新算法--改进McCabe法,该算法不需绘制流程图;用主干环数量度程序复杂度.同时总结出降低程序复杂度的3种方法,供设计程序时参考.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事件分类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事件表述语句中的触发词信息及各类上下文特征对事件进行分类。对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参数估计、特征模板与特征选择进行了详细论述,采用IIS算法学习模型参数,使用增量选择方法选择特征。应用该方法对人民日报语料中的职务变动、会见、恐怖袭击、法庭宣判、自然灾害五类事件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88.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力图使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最大限度被对方接受,从而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必须从客观环境和交际对象出发,慎重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使对方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所要表达的思想,因而有必要研究语言的使用,考察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的言语规律和特点,帮助人们更深入、更熟练地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并自觉运用这些规律进行交际。修辞学便是这样一门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学问:“是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艺术”。(Rhetoricistheartofusinglanguageeffectively.)修辞活动是一…  相似文献   
89.
在学术研究中,马雷通过电子邮件向张建军、翟玉章和杜国平①三位逻辑学专家请教了一个析取等值式问题,引发了一场讨论。其中涉及的相关逻辑问题非常重要,也十分有趣。在问答之前和问答过程中,问答专家对问答结果的公开发表并无心理准备,所以在问答中都是率性而写,并没有仔细斟酌和修改。只是问答完成到一个阶段后,马雷无意中发现,问答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问答链,建议整理出来,以"原生态"形式发表,作为逻辑学、问题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文本,得到其他参与专家的支持。为保存"原生态",对于第二轮的意见或评论只在注释中注明。从这种原初形式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专家的一次性思维,即不是经过两次以上的反复思维,可能在严谨中出现不严谨,在正确中出现错误。对象、逻辑、问题和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或歧义以及人的思维本身的复杂性可能导致不同专家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出现歧义或解答上的差异。本问答的意义并不在于提出一种惊世骇俗的观点,而是在于表明,通过一种原初问答链,我们有可能透视问题提出机制、观点展示机制、答案纠错机制和知识增生机制,而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小范围学术讨论的可行性也因此增加一个典型案例。基于此,我们愿意将问答内容分类展示如下,供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90.
兼语句是汉语主谓谓语句的一个次类,自"兼语句"这个概念提出后,就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一些学者并不承认兼语句的独立地位。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兼语句中"题元重合"现象的存在又似乎打破了乔姆斯基的"题元准则"。本文主要介绍游汝杰先生对汉语兼语句中论元结构及题元特征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观照汉语兼语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