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0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1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国际安全困境存在多元结构性维度:非均势化、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极端化、恐怖主义化。国际社会必须标本兼治,才能捍卫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2.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limitations of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in the studies of social memory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memory of Stalinist repression in Belarus. It analyses how various social agencies – national and local activists, religious organis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s – use the memory of repression for constructing post‐Soviet Belarusian identity by embedding their national representations in larger transnational frameworks. Drawing on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globalisation’, this article develops the idea of ‘internal transnationalism’ that suggests the importance of wider transnational configurations for the definition of nation. Internalized transnationalism does not make a national memory concept less nation‐centred, but it affects the choice of its cultural, political and civilizational framing. In contrast to methodological cosmopolitanism that implies rediscovering of the national as an internalized global, methodological transnationalism emphasizes the multiplicity of co‐existing transnational networks that can be invoked by social actors in their national mnemonic agenda. Using the case of the Kurapaty memorial site the article analyses how multiple framings of memory representations – the Belarusian national memory, liberal anti‐communist memory, contesting memories, such as Polish, Baltic and Jewish – compete and juxtapose in the space of social memory of political repression.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体历史语境下,国家主义之“内除国贼,外抗强权”,“全民政治、全民福利”,以及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在历史与时代的逻辑中被赋予了政治的正当性,展现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反抗”与“建设”的归依,依然可视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架构中的政治运作。其政治理论和实践形态,之于民族凝聚和民族国家的构建而言,有其合理性甚至积极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风潮中有两种民族主义思想,一是以章太炎为主要代表,主张以文化别种族,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它虽然为辛亥革命的总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具有种族复仇倾向的大汉族主义情绪又对辛亥革命的进程与结局产生了相当消极的影响。二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民族主义,摆脱了传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束缚,强调民族国家观念,主张各民族平等、共同奋斗的大民族主义,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作为革命的终极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15.
从概念厘定到理论运用:西方民族冲突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的民族冲突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自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西方关于民族冲突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内容涉及界定概念、扩展范畴、探究原因、寻找规律和思考对策,尤其是在理论运用方面,致力于实现民族机制、冲突机制和国际关系机制的内在统一,为更好地理解民族冲突,探求解决民族冲突的理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社会思潮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起着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通过其教育主体的自我提升、教育内容的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拓展等方式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7.
由于民族存亡和战争的现实需要,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成为文化上的主要诉求。文学“大众化”一直以来就存在的形式焦虑,在抗战的复杂境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民族形式”论争就是这种焦虑的集中表达。论争寄托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形式”的不同想象,解放区的“大众化”运动中,“民族形式”被创造出来,赋予了具体的形态。尽管这些形态,不可能实现“民族形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所有意义,但是却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20-4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特别关注文学的民族性问题,这一关注具体表现在:"民族主义文学"主张的提出与论战;"民族形式"的讨论;以及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对"民族精神"的提倡。这些主张与论争对于我们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上世纪20-40年代关于文学民族性的论争基本是从政治与现实需要出发,更习惯于从民族本位的立场出发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而在一个全球化来临的时代,关于民族性问题的思考则应该具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与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9.
鲁迅美术思想是其整体文化思想的一部分 ,它的核心是肯定美术的积极的社会功利作用 ,治美术以改造国民的精神。改造国民性思想是其形成的根源。它的两条基本精神是 :提倡大众美术和倡导现实主义精神。鲁迅美术思想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对今天的美术创作依然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中国后殖民批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理论源头有两个:杰姆逊和赛义德。一定程度上说,十几年的中国后殖民批评就是一场关于后殖民的批评与反批评的论争过程。97年前后,中国的后殖民批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