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0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1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社会思潮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起着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通过其教育主体的自我提升、教育内容的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拓展等方式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22.
由于民族存亡和战争的现实需要,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成为文化上的主要诉求。文学“大众化”一直以来就存在的形式焦虑,在抗战的复杂境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民族形式”论争就是这种焦虑的集中表达。论争寄托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形式”的不同想象,解放区的“大众化”运动中,“民族形式”被创造出来,赋予了具体的形态。尽管这些形态,不可能实现“民族形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所有意义,但是却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3.
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台商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商机明显增加 ,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空间随之扩大。随着双方经贸政策的调整 ,阻挠两岸经济资源相互流动的各种障碍将逐步清除 ,尤其是台湾当局的限制政策将不得不进行调整。在新的形势下 ,台商第三波投资大陆的热潮将持续升温 ,投资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逐渐形成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流、大企业为主导、市场拓展为导向、长江三角洲为重心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4.
近十年中国后殖民批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理论源头有两个:杰姆逊和赛义德。一定程度上说,十几年的中国后殖民批评就是一场关于后殖民的批评与反批评的论争过程。97年前后,中国的后殖民批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5.
全球化的扩展不能导致文化民族主义的废弃,甚至在事实上反而导致了文化民族主义影响力的增强。文化民族主义具有其存在价值,文化民族主义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自我认同意识的维持及强化创新,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谋求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强大,并最终对世界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加强民族主义的文化反思,塑造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6.
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对外力争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同情与支持,对内积极动员、组织和团结各抗日力量对日抗战,先后督导或指挥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抗战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相持。同时,还为部署其他各项重要抗战工作及安置难民、难童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实行了抗日战争由东部向西部的战略大转移,为谱写这一时期中国抗战的辉煌篇章立下了功劳。  相似文献   
127.
中国民族主义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危害更大,因此必须构建理性的民族主义。文章对理性民族主义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8.
We use data from a large scale and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to evaluate two narratives about the social bases of Brexit. The first narrative sees Brexit as a revolt of the economically left-behinds. The second narrative attributes Brexit to the resurgence of an English nationalism. There is some, albeit not always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people in relative poverty or those living in areas that have seen greater Chinese import penetration are slightly more pro-Leave. People living in economically deprived neighborhoods are not more pro-Brexit. Using the Weberian class–status distinction, it is social status, not social class, which stratifies Brexit support. Individuals for whom being British is important are more pro-Leave. But those who see themselves as British rather than English, and those reporting omnivorous cultural consumption are less supportive of Brexit. Overall, there is empirical support for both narratives. But the weight of the evidence suggests a strong cultural dimension in Brexit support.  相似文献   
129.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homonationalism is still relatively new, it has already undergone substantial reformulation from its original conception. Moreover, the concept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substantial debate. Originally formulated by Jasbir Puar specifically in a US context, the concept sought to capture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GBTQ + movements/identities and nationalism/imperialism. The concept has since expanded in scope both geographically and analytically, applied to contexts outsid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creasingly analyzed as a global, inescapable phenomenon. This expansion has been sharply criticized with arguments that the concept has been overextended. Such critiques argue that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s scope has limited homonormativity's utility both critically and analytically. In this article, we seek to outline how the concept is applied and used as well as the debates emerging from the concept—and from its reformulation in particular. We also identify areas where further clarity related to the concept is needed. Given the concept's complexity and multifaceted usage, we suggest that future research engage carefully in the debates sparked by it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0.
《简爱》中的法国形象及民族主义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结合历史对《简.爱》进行解读,我们就会发现其中使用了一些惊人而谨慎的策略,表达了关于本土民族道德价值的肯定性,同时还伴随着对其他世界价值的贬低。它的叙事经常暗中指导着我们对文化、历史、民族的评价,让我们毫无警惕地走入文明优劣论的盲区。这是作品民族主义话语的表现,也是其潜在的历史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