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近代楚辞学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范畴、研究成果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研究理念来说楚辞学研究由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由传统的经学研究向科学研究转变;从研究方法来说突破了传统楚辞学直觉感悟和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走进楚辞研究领域;从研究范畴来看古代楚辞学中从未出现的一些楚辞神话、楚辞考古、楚辞文化、楚辞性别研究等内容都出现在了学者的研究视野中;从研究成果来看,楚辞学研究成果跳出了传统的章句、注、疏、短论、札记等形式,出现了期刊论文和学术专著,且立题符合现代学术标准,内容论证有严密的逻辑,学术视野超越传统范围。  相似文献   
32.
广州大学城所在的小谷围岛有四处重要考古遗址,如能由此构建南汉康陵公园、南朝德陵陵园、明曾豫斋墓园、清初炮台小游园,既有利于保护利用文物古迹,又有利于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既能彰显大学城的历史底蕴,又可促进广州名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目前高校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有利于评职称,因此拿课题或争奖项积极性较高,企业的科研活动主动性欠缺,校企科技合作尚未形成市场化、规范化的局面。校企之间科技合作的形式、途径和方向需以法制来确认,合作的过程需以法制进行规范,合作中涉及的各方权益需以法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34.
从西方学者试图借乡土社会把握中华文明以来,中国本土学人面对中国农业社会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危机,以"乡土关怀"为核心,形成了各有差异的理论视野或概念框架。其间,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学术的反思、传承与超越,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社会研究必将突破各种理论和范式的束缚,迈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5.
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地方政府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法规的重要目标之一,从政府的角度看,须努力做好四件事:培育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制定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各参与方利益的政策法规;发展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6.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应该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个积极的、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文物保护责任体系,以文物保护责任体系来约束工程建设活动,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7.
中国刑事审判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官在事实认定时倾向于认可控方案卷。导致这一特点的因素相当多样,除了学界已提到的诸制度因素外,从认知角度来看,其实还与法官的有罪假设、政法职业认同、对事实可靠性的常识性观点、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等内容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信息为依据,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2001—2010)期间萧红研究状况为对象,试图通过信息分析,看萧红研究在新世纪所取得的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拓展萧红研究的新空间,寻找新的生长点,以期许萧红研究更深入、更科学、更具有学术影响力和创作推动力。  相似文献   
39.
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成果的供应方、需求方和外部环境3方面基本因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地方高校要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与规律,主动创新成果培育机制、利益共享机制、长效合作机制和中介服务机制,积极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0.
Issues of disclosure arise in neuroscientific research during the informed consent process, whenever incidental findings are identified, and when study results are gene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disclosure of incidental findings and/or research results may raise informational expectations on the part of subjects and may alter a study's risk:benefit ratio. We recommend that the informed consent process address this potential consequence of research participation, and specif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particular types of information will be offere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information may not be disclosed, and any provisions for helping subjects make sens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cl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