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中国中原和北方等重大考古发现,尤其是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红山文化的代表牛河梁遗址分析,论述了在中国文明起源的诸要素中礼是文明起源的首要标志。  相似文献   
72.
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境内生活着义渠、乌氏等北方少数民族,统称“西戎”,因而考古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文物主要以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风格鲜明的动物纹北方系青铜器为主。秦汉时期,固原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出土文物的文化风貌与中原一致。文章从考古资料探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固原地域文化的变迁,认为地理环境和政治意识形态是此阶段该地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本文根据自编索引,对30年来国内藏传佛教研究文献中的藏文专著做了分类综述。归纳了藏传佛教研究的特点,以展示藏传佛教研究的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学界提供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4.
中国在对非法盗掘流失海外的考古类文物进行合理追索时,常常面临文物来源国与市场国之间法律层面上的障碍与困局。以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遗址被盗金箔饰片案为例,根据中国与法国的国内法规范,分析案件争议标的物所有权移交过程中的问题,关注原物所有者、善意取得者、时效规则、国家利益与公共政策等利益的平衡。依据国际软法规定,梳理出有利于中方文物所有权永久回归的规则。摒弃以往可行性较小的诉讼解决途径,由中国国家文物局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与法国吉美博物馆进行双边协商与谈判,并以物之所有权永久回归的方式推动考古类文物的返还。  相似文献   
75.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字和用它刻写的甲骨卜辞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社会风貌的痕迹。关乎民生大计的农业生产在甲骨文和卜辞上都有其原始古朴而又生动形象的表现。这种文字与文化在甲骨上的结合,为我们探寻殷商时期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甲骨文及卜辞,参考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主要从字形这一微观视角,印证和补充传世文献中记录的商代农业生产规模、商代农业生产工具及农业生产工艺,重现商代农业生产的场景,为我们理解、感受商代农业文明提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76.
讨论了中国科技考古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用科技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考古三大刊近十年(1995-2005)所刊登的科技考古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并进行了文献综述。综合分析认为近十年我国科技考古事业发展较快,文献数量一路攀升;但虽有篇数的“量”变,却缺乏“质”的飞跃,所以现阶段我国科技考古事业仍然处在所谓的“发展后期”;分析预测在2005年之后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我国科技考古发展规律是一种有益尝试,但方法需要改进,即要结合被统计的文献内容,更要关注被统计之外的科技考古动态,以期尽量客观。  相似文献   
77.
历史上回回民族在天文、历算、医药、地理、数学、化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这些科技成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 ,学术界对回族科技文化成就进行了大量的发掘整理和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以陈久金等先生在回回天文学方面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宋岘先生对《回回药方》的考释和讨论最为典型。但其他相关研究尚有不足之处 ,如对回回科技文化的总体性思考 ,对回回科技自身的演变发展 ,尤其是衰落的原因等探索不够 ,研究的范围也不够宽广。  相似文献   
78.
甘肃酒泉西河滩遗址史前大型聚落遗存的发现,是近年来中国考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进而全面认识我国西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类型与分布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也是西北地区聚落考古研究一个难得的典型案例。根据其文化内涵特性,提出“西河滩遗存”的概念。  相似文献   
79.
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宫泽贤治"西域异闻"三部曲之一<因陀罗网>是一篇佛教气息非常浓厚的作品.该作品以青藏高原为舞台,其中包含了诸多大陆性内容.河口慧海、赫定、斯坦因等人在二十世纪初叶的西域考古探险活动及其相关著述对宫泽贤治的创作和西域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0.
尝试分析天津文庙修缮工程中的室外地面设计方案,探讨其在坚持《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以考古发掘成果、相关现存实例以及档案文献等多学科、多类型资料为设计依据,以期为当前文物修缮工程面临的此类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