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31篇
社会学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81.
衔接与连贯——语篇分析之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话语分析的重大课题.对衔接与连贯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定义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加深我们对衔接与连贯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82.
思维模式差异对语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汉语言的思维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将着重讨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在语篇中的体现,进行跨文化与篇章结构对比分析,增强英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篇组织规律的认识,避免母语的组织规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383.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语篇中不同句式、不同结构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意义。倒装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是反常规的句子结构,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强制性倒装,另一种是非强制性倒装。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倒装句的强调功能和衔接功能作一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84.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维系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传统因素,在于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超强社会聚合机制”,但这种机制随近代历史大门的打开和现代化的推进便逐步被打破。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在自觉民族认同的确立,政治核心和主导意识形态的选择,内部聚合力及其经济基础的改造等方面,都使自己的民族凝聚力得到了更新和重构。这一更新和重构是成功的,从而保证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增强,但留有的缺失和问题也需我们认真检省和应对。  相似文献   
385.
优秀青年流向非公领域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控制方式、利益分配机制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是这一新的社会流动发生的社会动因,非公领域的优秀青年对于中国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为适应中国这一社会流动的新趋势,应该加强对非公领域优秀青年的凝聚工作,采取措施切实推进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整合.  相似文献   
386.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how community material deprivation is related to associational membership amongst neighbourhood residents. We posit that aside from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willingness to engage, experiences of neighbourhood deprivation a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how much people devote themselves to associational membership. We identify thre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community deprivation can determine 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civic, and work voluntary associations: social cohering, norms of obligation, and activated dissatisfaction. We link individual panel data from Understanding Society from 2010 to 2019 with the English Index of Multiple Deprivation at the neighbourhood level. This study finds that neighbourhood depriv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norms of civic obligation which, in turn, lowers a person's propensity for engagement. Individuals with low income and education are less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the first place, therefore the contextual role of neighbourhood deprivation exerts a further external negative pressure on civic participation. We find that membership in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is an exception whereby it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neighbourhood deprivation. The results imply that given the many economic and social capital benefits of associational involvement (Putnam, 2000), collective deprivation can produce an additive pattern of economic disadvantage which is reinforced through a lack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