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754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本文采用在4℃冷却处理1—2h后的萌动孢子液经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的方法,对水牛瘤胃真菌(Rumen fungi.RF)的诱变育种条件(主要是致死率与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研究。其结果为:致死率为100%、94.4%、70%、50%时,其相应的处理时间分别为8 min、3 min、1.67 min、1 min。  相似文献   
82.
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是一种哲学世界观,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则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哲学,他们之间具有一种内在关联,从而使弗洛伊德的思想汇入西方哲学源流之中。从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看,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论都包含着一个内在矛盾,即无法在理论上逻辑地说明与生存意志及权力意志相反的现象,因为二者都共同缺失一个与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相对等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死亡原则。  相似文献   
83.
在盖恩斯的小说《死前一课》中,主人公杰斐逊和格兰特在死亡面前重新审视黑人的身份,最终认识到拥有思想的自由才能拥有身体的自由,从而揭示白人的“神话”不过是一个谎言。  相似文献   
84.
李贽求道过程中的区分意识、死亡意识、“饥渴”意识、自由意识等,在本质上都是李贽对人之有限性的强烈自觉与竭力超越。凭借这种自觉与超越,李贽始终自由地行进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85.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86.
土地经济时代的土地、田产、房屋是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物权所有权转移在民国末年极受关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多方约束的民间契约调节着社会经济关系的矛盾.理性的考量与通融和顺的民治观念构成民国末年物权交易民间契约的一道风景.乡规民约中,处分财产知情权、分割财产表决权、竞买次序优先权等,其折射出的法律价值取向给我们提供了法实践基础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87.
劳伦斯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洞悉,揭示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的关系。他认为平衡是保持两个相互矛盾的事物和谐相处的最理想的手段。本文探讨了其短篇小说《菊馨》中的各种不同的矛盾,并揭示出其恢复事物间和谐平衡的愿望。  相似文献   
88.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在其作品中多次展现了人性在受虐心理驱使下的反常行为,并忠实地将人的灵魂描摹出来。在他的作品中,施虐心理与受虐心理存在着相伴相随的共生关系。剖析其中体现出的受虐心理,可以看出俄国人对备受摧残的生命的绝望反抗,宗教意识的根深蒂固导致赎罪与受罚成为令作者困扰的主题,以及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趋死倾向,这些都是蕴藏在受虐表象下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9.
扶风丧葬礼仪是乡民社会小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丧葬仪式中,逝者的文化身份在“血地一体”的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得到准确定位,在繁复多样的仪式中,痛失至亲者的情感得以宣泄,并获得精神的慰藉,个体对于死亡的恐惧得到克服。丧葬仪式实现了个体生命的象征性“永生”。  相似文献   
90.
同样描述死亡和苦难,同样以复调的方式结构作品,鲁迅的《祝福》和余华的《活着》却一个表现得厚重,一个表现得单薄,在厚重和单薄之间,我们看到的是作家在思考生存环境、追问生命意义、体认知识分子责任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