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90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由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与腐败现象相互作用,恶性循环,使社会急需的主流价值取向不能形成,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腐败,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群己、义利、理欲等价值取向的论述,对现阶段消除腐败现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从广义文化学角度 ,适当参考西方有关理论 ,比较并研究了中国美学五个重要范畴──情、欲、理、志、意──的内涵、走向及其关系。这些问题在世纪之交尤显重要 ,却较少有人作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103.
世界博览会是一种重要的全球性展会,研究城市居民的世博旅游行为,有助于更好地开发会展旅游市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长沙市民对上海世博会的出游行为。结果显示,长沙市民有着较强烈进行世博旅游的意愿,没有能够实现出游意愿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长沙市的世博旅游者去上海的交通工具主要为动车和飞机,出游方式以自助为主,住宿方式表现为多样化,对世博的服务、卫生、增长知识、园内参观以及整个世博旅游都有着较高的评价。同时,在世博结束后,长沙市民对保留下来的中国馆和湖南馆仍然有着强烈的参观意愿。  相似文献   
104.
新都市小说欲望化叙事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市民阶层悄然崛起。新都市小说以新市民及其生活为主要关注对象,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欲望化叙事特征。伴随着社会物质欲望的升腾,启蒙话语遭受困境。而在新都市小说的文本中,主体理性价值判断的阙如,超时间的永恒意义被拆解和丢弃了,个人化写作姿态中的欲望叙事呈现出解构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5.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述了阿里斯托芬之爱与苏格拉底之爱。阿里斯托芬认为爱的本质在于追求完整和整合,在于自爱;苏格拉底认为爱的对象是美善。阿里斯托芬之爱侧重于人的身体;苏格拉底之爱侧重于人的灵魂。而笔者认为人类之爱是在身体与灵魂的张力下生存,这种张力体现于"渴望"之中。爱的存在一方面渴望并由此维系着个体的身体和灵魂;同时又以这种渴望为内容,自由地敞开而又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06.
易建芳 《云梦学刊》2007,28(4):114-115
在作为自我投射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虚构、幻想的世界中表述了自身的欲望,又满足了自身的欲望,艺术品在这一点上对于观者而言,就成了他的欲望乐土。  相似文献   
107.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很多思想理念都与现代经济管理思想不谋而合,儒家思想在塑造现代企业精神文化方面有着源头功能。因此,借鉴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以儒家思想建构人寿险营销中的精神意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莫言的小说创作中,欲望化的历史叙事成为关注的焦点,并据此形成了独特的话语实践方式。这涉及个体的生命欲望、性爱欲望以及最具野性的权力欲望等三个主要维度。生命欲望是理解历史知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体现了现实中的想象书写、想象中的现实记忆以及非人性物体的人性化展露等三重变奏;性爱欲望实现了历史的主观把握与审美体验,不仅有野性与激荡同生的性爱,更有理性与俏皮并存的性爱;权力欲望下形成了一种生产与压制、控制与反抗、表彰与惩罚共存的生存状态,体现为逆境中抗争权力、外在的强加权力以及精心偷取的权力等内容。可以说,这三向维度成了莫言小说中欲望化叙事的鲜明特点,成了他揭秘历史真伪叙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9.
《风景》以其对"过去"和"记忆"的反传统式运用,成为哈罗德.品特中期记忆戏剧的代表作。而该剧一直为国内学术界所忽视,鲜有人对其进行解读与阐释。本文拟从记忆心理学的视角,对舞台剧《风景》进行剖析,旨在揭示记忆风格乃是承袭和演变早期威胁喜剧形式的结果。品特运用模糊的记忆手法,表现人们内心对于真实的恐惧,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威胁无处不在。而这里的威胁不是来自于早期的外界神秘力量,而是来自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种种欲望。  相似文献   
110.
从魏晋至明清,笔记丛书、传奇、小说中就存在大量以人鬼恋情为原型的故事。以弗洛伊德对于鬼的认识和荣格的原型理论为视角,得出人鬼恋情是人的欲望的投射,主要表达了四类感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好色男人的惩戒;女性意识的觉醒;男人对女性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