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433篇
理论方法论   87篇
综合类   2452篇
社会学   166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了贸易额增长迅速、留学服务成为国际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式、发达国家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占据巨大优势和主导地位、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等特点。这对我国教育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产业应正视挑战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02.
徐姗姗  张文英 《民族学刊》2020,11(4):59-65, 131-132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针。然而在“教育改变命运”的共识之外,布迪厄认为教育一代代地维持着对社会中下阶层的不公平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被一些学者应用于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如在“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代际间的贫困传递难以阻断,因家庭文化资本弱势而造成子女求学、求职受阻,看似可用“贫困文化的再生产”予以概括,但笔者不同意直接套用西方理论认定中国存在“教育不公平”的论述。因为我国社会实际与布氏提出“学校教育再生产社会阶层结构”观点之环境不同,有多项教育政策在切实保障着少数民族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当前在我国民族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并非 “文化再生产”的结构性阻力,而在于就业环节的阶段性困难。教育公平可分为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民族地区经多年教育扶贫,“起点”入学机会和“过程”教育质量已明显改善,而作为“结果”的就业环节亟待改善。以“就业优先”方针多渠道扩大少数民族就业,可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市场融入、巩固减贫成效和精准防控返贫,是助少数民族自主掌握教育“社会阶梯”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3.
This commentary critiques Betthäuser, Bourne and Bukodi's (2020) paper which finds that cognitive ability does not substantially mediate class of origin effects on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outcomes. From these results, they conclude that cognitive ability is only of minor importance for social stratification, reasserting their view of the primacy of class origins for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 central issue surrounding cognitive ability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is its effects on socioeconomic attainments vis-à-vis socioeconomic origins, not the extent that cognitive ability mediates classorigin effects. Their analytical strategy of estimating the extent that cognitive ability mediates class origineffects is misleading because: it ignores the only moderate associations of socioeconomic origins with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outcomes; the stronger direct effects of cognitive ability; the associations of parents’ ability with their own socioeconomic attainments; and the genetic transmission of cognitive ability and other traits relevant to social stratification from parents to their children.  相似文献   
104.
ABSTRACT

Students’ emotions during stays abroad have mainly been treated as ”culture shock”, where difficulties are interpreted as universal ”stages” towards ”adapt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traditions experience studying abroad differently. The study pres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18 Danish and Chinese students in Chinese and Danish universities and situates itself within the literature on culture shock, student emotions and study-abroad experiences. The study exposes the students’ complex emotions throughout their studies abroad and explains how these emotions relate to processes of self-formation,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freedom, and student agency.  相似文献   
105.
浅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其教育观克服了行为主义教育观的局限,促进了当时美国的教育改革。在提倡“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人本主义教育观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教育伦理是对技术伦理视角下教育伦理的再塑,主要面向解决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困境。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五种规范伦理学进路: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正义论和美德论,以该理论为基础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当前主要伦理困境,呈现出功利主义技术观与非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矛盾、技术与教育多重主体行为的矛盾、技术正当性与个人权利的矛盾、技术引发教育平等与社会不稳定性的矛盾、技术动机与教育本质的矛盾,需从制度、个体和组织三个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07.
实现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美两国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为实现教育公平必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运用当代西方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确保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所有的受教育者拥有相近的教育机会,通过公平的程序挑选人才并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偿。  相似文献   
108.
浅论明清徽州的宗族办学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徽州教育非常发达,这是徽州强大的宗族势力重视教育的结果。宗族主要靠兴办族塾、书院和文会等各种类型的学校培养子弟。此外,宗族还重视延聘名师,资助族内贫寒子弟。这些措施是明清时期徽州一府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9.
加快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的办学理念,介绍了软硬件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阐述了以现代大工程为背景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工程意识、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新世纪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