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78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323篇
理论方法论   150篇
综合类   2753篇
社会学   233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环境纠纷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灵活、高效地处理这些纠纷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曾经遭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国家通过广泛运用仲裁方式,促进了环境纠纷合理、高效的解决,实现了环境纠纷仲裁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迄今尚未建立正式的环境仲裁制度,实践中也缺乏相关经验的总结。因此,考察其他国家环境纠纷仲裁的成功经验,对构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2.
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其目标蕴含的是一种整体性思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各种利益冲突和纠纷都能得以合理解决的社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整体性思维的利益调整机制,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统一纳入社会平稳运行的范围以内,通过和谐的手段衡平利益,定纷止争。法律作为社会利益的调整器,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传统法律并没有建立在环境友好的观念之上,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制度体系不足以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意志、行为规范和裁判标准,故而,如欲使法律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发挥功效,必须首先进行法律的变革,明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内涵,发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需求,探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途径,进而完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73.
Climate change poses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wellbeing of global society. Addressing this change has as yet generated no fixed blueprint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one Australian initiative to address this transformative opening in social work field education. Prompted by service users' and workers' experience of the impact of drought, a rurally located social work course team amended the field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include a focus o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This learning goal was added to the existing learning goals derived from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AASW) Practice Standards. Students and field supervisors were surveyed on their experience of meeting this new learning goal. While most expressed confide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 involved, they clearly lacked assurance in interpreting these in practice encounters. Considering their qualitative input suggests that this topic is making a transition from being on the margins of social work to becoming mainstream. Their open-ended responses indicate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to practice is at a threshold stage of development. Further enactment of eco-social work at the local level is concluded to be supported by using a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framework in facilitating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collaborative dialogue for effective change.  相似文献   
274.
275.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并造成了重大危害,解决突发环境事件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哲学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位置与价值关系,探讨人、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对解决突发环境事件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失衡、人对自然环境道德责任的缺失以及工业发展的片面性,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是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此,解决突发环境事件问题,我们应当树立环境生态主义的自然观,加强对自然权利的环境道德责任建设,同时注重对企业员工个人的安全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276.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按照经济学理论,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较传统方式更具优势.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实践用事实证明,构建环境税法律制度是解决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困局的有效办法.基于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奠定的良好基础和国外开征环境税的丰富经验,我国建立环境税法律制度已具有现实可能性.汲取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经验教训,环境税不能变成政府增加其财政收入的工具,其征税对象、税率设定、征收管理等方面的设计均要体现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设立初衷.  相似文献   
277.
以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的文本为中心,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对其传播方式、途径、受众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程度分别作了考察。翻译是此类记述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传播介质上,除文字印刷品之外,照片、图片等的重要性同样不可低估。有留学背景的林学家、农学家等既是主要受众者,也是重要的传播者,这与他们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研究认为,此类记述不但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环境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国内学者认识本国环境的重要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278.
现代性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急剧膨胀的人口增长所导致的,他们对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与此相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在根本上是源于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首设置的不平等社会制度或结构问题所导致的。然而,归责并不能解决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才是第一要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和发达中国家或地区的两种不同视角的分析,当我们把人类整体的繁荣昌盛作为思考问题的起点时,一种能力方法理论可以支持我们提出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全球性环境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279.
美国正在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构建新一代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范本。其高标准反映在若干方面,环境议题的变化尤为明显。通过文章的梳理和分析,同NAFTA和其他所有美国同他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相比,TPP谈判草案环境章节涵盖的环境议题更多、加载给成员国的环境义务更重、规定的争端解决方式更具体、文本可操作性更强。这些变化说明环境议题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彰显出贸易与环境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在新贸易规则构建过程中的分量。中国的环境法律相对薄弱,是否以及何时加入TPP谈判应再三权衡。  相似文献   
280.
农业伦理学旨在探究农作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农业的应然状态,与发展相对成熟的环境伦理学相比,它具有不同的理论侧重点,可对环境伦理学作出补充甚至超越。表现为农业伦理学聚焦作为基本实践活动的农作,关注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对环保有直接性和主动性;农业伦理学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直接促进人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