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07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国初期,政府通过教学工作量将大学教师职业划分为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两种类型。当时,大学盛行聘请兼任教师及专任教师在外校兼课,兼任教师和专任教师之间的区别不明显。这种现象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批评,此后,中国的学界、大学和政府逐渐限制兼任教师:学界注重构筑官职和学术职业的界限,限制大学专任教师兼任官职|大学约束本校教师外出兼课|政府限制大学聘请过多的兼任教师。到民国后期,中国大学学术职业的专任程度逐步提高。这一历程反映了大学由注重教学绩效向关注学术质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2.
改革开放以来,五省边境区域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点,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均衡发展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供给不足、自然环境较差、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民族陋俗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顺利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需要高素质、稳定发展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这里通过对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建设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及一些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4.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对于高校实现战略性目标至关重要。天津大学通过师资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培训来实现对新入职人员的全程跟踪培养,是促进个人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重要"牵引"。通过对天津大学2008年新入职人员培训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兼具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综合佐证,在提升学员满意度、培训内容多元和精品建设、培训安排科学规范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总结和较为细致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45.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邓州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这一创新实践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是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有效实践形式。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研究和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6.
47.
48.
《Mobilities》2013,8(4):592-608
Abstract

In the highly connected and globalised corporate workplac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is persisting and expanding, despite significant advances and investments in telecommunication. Drawing on interviews with 34 employees from an Australian company trying to reduce air travel associated with business meetings, this paper reveals how telepresence facilitates distinctly different practices of meeting and collaborating to those enabled by face-to-face encounters. The analysis draws attention to 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body in the practices of virtual and in-person business meetings. During in-person meetings the body’s physical presence conveys meanings of respect and value, provides sensorial competency and gestures, and enables physical mobility as it carries people between and within different material environment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identifying some possibilities for telepresence meetings to replicate and replace in-person meetings as a normal and effective way of collaborating in the global workplace.  相似文献   
49.
西周到春秋末期,诸侯国之间的大事处理实施聘问制度,表达主张为赋诗言志,就是用诗句委婉地表白,对方作答也是如此。早期用的是一首或一组诗,后来只取一首中的几句来说,就是断章取义。这些诗都是当时朝廷编订的礼乐用诗,因此每个时代的诗有些不同,但始终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赋诗必类,即一定要符合诗的本义。早期的赋诗都是天子礼乐,春秋末期除了鲁国外都自己编诗,如《郑诗》、《卫诗》等。到了孔子把这些作品整理删定,就是现在的《诗经》。  相似文献   
50.
现代大学的转型及经济社会、科教发展的推动,要求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学术治理结构,一些研究型大学因此进行了学部制改革。学部作为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对指导学科分类、体现学科差异性有着重要作用。学部是落实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与载体,学部制改革对于科学合理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在实行学术分类管理、整合优化学术资源、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还需进一步深化对学部制改革的思想认识,完善学部自身的运行机制,下移管理重心,厘清学部与学校、学院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委员会机制,明确学部的学术功能,确保教授治学在程序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