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9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因异质成员侵入的变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典农民专业合作社属农业产业横向一体化组织,变异农民专业合作社属农业产业纵向一体化组织,它们在组织属性、功能性质、控制结构、分配机制、利益关系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变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替代经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尽管变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基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要实现农民、农业、农村均衡发展,需要加强经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通过家庭农户的合作互助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最终实现农村自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2.
解决融资问题是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或闲置的存货作为质押物向银行融资是解决其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现实条件基础上,并结合其拥有存货特性和质押融资业务特征,提出了银行直接质押模式和专业担保公司担保模式、供应链核心企业担保模式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担保三种担保模式,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提出有政府扶持和第四方物流参与的优化模式,以期为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6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北省413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心理契约对农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感知的心理契约显著影响农户交易模式的选择.其中,交易型心理契约对农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关系型心理契约,农户一旦感觉到龙头企业不关心其利益,农户选择合同式交易模式的“愿望”会强于合作式,由心理契约的破坏或心理契约违背而引起的交易关系会更加“冷淡”,此时,再建立农户与龙头企业间以长期合作为基础的交易关系就会愈发困难.为此,建议完善农户和核心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构建一体化的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心理契约的建立和更好地开展营销合作.  相似文献   
64.
基于中国15个省市78家农民合作社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对其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横向服务能力和在农业生产资料、技术、信息、金融、机械、农产品销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纵向服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结构集中度对两者均有负向影响,成员广泛持股有助于提升农民合作社的横向和纵向服务能力;理事长的受教育程度对横向服务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股权激励对两者均有较显著的影响;内部监督对农民合作社纵向服务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普通农民在理事会中比重的过高、理事会成员出资比例过高等会降低农民合作社的横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5.
试析宋代城镇雇工发达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友 《唐都学刊》2005,21(4):137-140
雇工是中国经济史上一种古老而常见的经济现象。入宋后,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急剧变革和经济的空前高涨,使雇工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于是,雇工这一古代社会最底层的劳动群体再趋活跃,广泛分布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宋代城镇雇工发达的原因可以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农民生活的艰辛、土地兼并的严重、人地矛盾的加剧及宋代城镇规模扩大,经济繁荣等方面窥其端倪。  相似文献   
66.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是符合我国国情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 ,标明我们已跳出了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 ,开辟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要注意从国情出发 ,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并加强对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67.
论述了政府主体性、农民工个体及用人单位主体性发挥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主体性的缺乏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低、退保率高、保障效果差、统筹层次低的原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必须维护政府、用人单位和新生代农民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68.
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引发了农村"劳力荒",从而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并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阐释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探索农民主体复位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征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因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邓子恢的农业思想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出现的农民工群体带来了传统社会的巨大变迁。本文试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田野调查点,探究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对农民土地意识带来的巨大变迁。这种土地意识的变迁是工业化冲击下中国农民对传统土地制度和土地观念的一种强烈反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