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37篇 |
免费 | 252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2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91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97篇 |
丛书文集 | 945篇 |
理论方法论 | 271篇 |
综合类 | 5459篇 |
社会学 | 297篇 |
统计学 | 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224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308篇 |
2011年 | 384篇 |
2010年 | 365篇 |
2009年 | 339篇 |
2008年 | 391篇 |
2007年 | 480篇 |
2006年 | 568篇 |
2005年 | 585篇 |
2004年 | 545篇 |
2003年 | 603篇 |
2002年 | 494篇 |
2001年 | 525篇 |
2000年 | 360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金融与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金融服务业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金融生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仿生理论用于对金融体系进行分析是个全新的视角,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构建可以使金融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行业和企业.对于在中部崛起中金融服务业需要起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后发优势的江西省,应用相关金融生态理论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区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贡献.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2.
张庆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120-123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可以合法进出国境、关境的地方,是国际物流、客流的必经通道,是国界和不同关税区边界上的门户。因而口岸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源和各地客商的投资热点,它对形成口岸经济、带动口岸城市发展、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交往意义重大。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口岸发展到18个,形成了以口岸为依托的沿边开放带,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主要口岸经济带。本文首先介绍了内蒙古现有的口岸经济地理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口岸所对应的口岸腹地经济资源优势,指出这些经济资源优势是形成内蒙古口岸经济带的基础,最后展望内蒙古口岸经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3.
冯晓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14-21
著作权限制的正当性可以从法律经济学、利益平衡、著作权限制的有限保护与增进民主文化原则、社会学等层面加以分析。这些分析涉及到公平与效益价值、著作权法的公共利益目标、作品创作的社会性与继承性、独创性与公有领域等方面。通过剖析著作权限制的正当性,有利于深刻认识著作权法的价值构造和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144.
唐能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1)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风波说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国家经济的整体活力与发展潜力将更多地取决于知识、技术与人才。这对面向 2 1世纪的世界各国 ,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 1)必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 2 )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 3)合理储备高智能的人力资本 ;( 4)积极推行“科教兴国 ,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145.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对制造业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通过战略赋能、人才赋能与管理赋能的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有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和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会对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对制造业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作用造成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6.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将人口老龄化问题转化为发展机遇的关键之举。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生产与供给格局,为提升“双循环”需求链和供应链水平提供动力,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调整流通与分配格局,塑造银发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为产业链和价值链跃升提供契机。发展银发经济与构建“双循环”格局二者协同耦合,相互促进,本质是以消费牵引及产业适老化升级畅通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激发银发产业发展活力,释放银发消费巨大潜力。反观现实层面,银发消费能力意愿人群差异大,消费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需求潜力转型释放不充分;产业事业发展定位不清晰,要素资源创新融合不深入,产品服务供需适配性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缺乏竞争优势等供需困境,成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攻破的关窍。为此,政策层面应注重从需求端与供给侧同步发力,强化银发经济发展的人口、环境、产业与政策基础支撑:需求侧以提升银发消费能力和改善银发消费环境为目标,促进银发消费预期向现实消费转变;供给侧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为重点,助推银发经济转型升级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47.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乎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共同富裕的成色。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研究发现:统合经营是新时期基层政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特征。案例实践表明,县域政府以制度统合聚合体制资源,优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基于资源统合打造混合式经营模式、培育经营主体并吸纳农户参与,从而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系;基于利益统合紧密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通过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构建利益共同体,从而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制度统合、资源统合和利益统合构成了县域政府统合经营行为的重要面向,三者互为促进、协同驱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8.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通过阐释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评价2012-2021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时序演变和空间特征两方面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2)从时序演变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协调度及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其中耦合协调度呈轻度失调 濒临失调 勉强协调演变,由衰退失调型转向过渡磨合型,整体未达到协调发展;从空间特征看,耦合协调度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不同驱动因子对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据此,提出推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9.
发展和培育低空消费新业态,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促进低空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对促进低空产业链发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群众消费需求、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低空消费在改革驱动下经历了严格管控、初步探索和快速培育三个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低空消费业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我国低空消费面临低空生产与低空消费结构失衡、低空消费与低空设施空间错配、低空活动与业态培育效率损失三大困境,需要从政策、资源、技术和文化等四方面共同发力,实现低空消费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空消费业态和航空文化。 相似文献
150.
张玉新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2):46-49
农业保险的实施可以降低农业灾害及不可抗力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提升对农民经济利益的保障能力,使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稳定性得到提升。针对当前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足、农业保险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农业保险服务监督缺失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通过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创新、加强农业保险服务市场监管等路径提升新时代农业保险服务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及完善服务机制等方式,为农业保险更好保障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