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529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其间,有成功、正确的实践,也有失败、错误的教训。鉴古可以明今,通过对这一曲折认识过程的历史性反思,作为执政党如何准确地认识、把握党的指导思想,首先要确立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认识到党的指导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大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42.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是共产党区别于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廉洁奉公,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加强理论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43.
陈寅恪史学"真了解"的精神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以"通识"求得对各种史料价值的"真了解";二是参证各类史料求得对史实的"真了解";三是主张以"通识"求得对社会历史的"真了解"。陈氏能很好做到史学"真了解",在于主张历史研究必须具备"通识",即,从文化和民族的高度来研究中国历史,要坚守中国文化的精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史学思想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史学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744.
一个时期以来,文学史的品格与建构的讨论,在学术界呈现出热点.在与上述趋向形成对话的态势中,主要对文学史、文学史的解读;文学史的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身份;以及它的承传关系等问题陈述与阐发了自己的感受.同时,在阐发中,多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为借鉴,使之具有更贴切现实的品格,并强化了文本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45.
周立升 《文史哲》2006,(3):71-74
全真道是由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的。在山东半岛,他度化了七大弟子即后来的北七真,山东半岛遂成为全真道的重要阵地。全真即全有形之物的本真,这个本真就是万物所蕴涵的道,道也就是真。人的本真就是人的本性,亦即人的道性。故全真道因倡导保全人的本真、纯粹人的本性而得名。  相似文献   
74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7.
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以一定的概念框架为基础,赋予经验事实以存在意义,并将其上升为科学事实的过程。发现科学事实并不等于看见经验事实。本文通过对科学史上科学发现典型案例的分析,证实了上述观点,并进一步指出:科学发现实际上体现了用某个科学观念去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最后本文得出结论:科学发现的本质就是理解世界。  相似文献   
748.
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理解是话语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隐喻理解理论中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语用观都未能触及到隐喻理解的实质;而隐喻的认知观则从人类的思维、认知出发,考察了隐喻的产生、运作与理解,从而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隐喻理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