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769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This paper seeks to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place as it relates to globalization and mobility by examining the socio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a tourism site. A former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 West Street in Yangshuo County, China, w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so‐called ‘global village’ for domestic tourists partly through appropriating English as one semiotic resource. Positioning this place in the global‐national‐local nexu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motion of West Street as a ‘global village’ is not only driven by globalization or westernization, but more importantly capitalizes on English as a stylistic resource that indexes the modernist aspiratio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is commodified sense of place is nevertheless negotiated by tourists as they activate and (re‐)work the social meaning of place through their discursive practices. This highlights how place is a social construct, constantly trans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socio‐historical change, and also mediated by people's conceptualization, imagination and experience.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考察一处旅游景点的建构,旨在增进在全球化和流动时代背景下对‘地域’ (place) 的理解。位于中国阳朔县的西街,通过把英语作为一种符号资源,从一个历史居民街区转变成为所谓的‘地球村’。本研究从全球‐国家‐地方三位连结的框架审视该地域,说明‘地球村’不仅仅是全球化带动下的地方经济发展策略,更重要的是借用了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风格资源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然而,这种构建的地域涵义也同时被游客通过不同方式激活和改写。本文提出,地域是社会构建的产物,其涵义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人们对地域的理解,想象和体验,而不断改变。[Chinese]  相似文献   
72.
周雪光 《社会》2019,39(2):1-30
黄仁宇悖论描述了中华帝国组织形态松散关联但国家秩序坚韧稳定的矛盾特点。本文以科举制为线索,着眼于历史上中华帝国的观念制度来解读这一悖论,特别是这一松散关联组织形态的机制和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提供了观念一体化的组织基础,导致了官僚体制内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双向渗透和互构,国家与基层社会上下名与实的仪式性连接。这一观念制度提供了各地区、各层次间的同构性和相互关联,同时造就了一个松散关联的官僚组织。结束部分的“余论”指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型,从观念一体化转向为组织一元化,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3.
ABSTRACT

The gradual abandoning of the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doctrine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and the int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social democracy in the 1990s pushed social democratic politicians and intellectuals into the front line of advocates of a unified and powerful Europe. They contributed to the inclusion of social democratic and environmentalist values in the EU’s official narrative. The suc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George W. Bush’s presidency created the narrative of the Promethean role of Europe. Scholars with a social democratic or environmentalist background created this narrative and it was also shaped by authors’ nation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74.
教育研究应是有“思想”的,教育研究者应生产有“思想”的教育研究,但整个中国教育研究现实语境的一个突出特点却是思想的“式微”。从“思想”的角度反思中国的教育研究,剖析思想生产的多维因素乃当前教育研究诉诸思想的有力回应,也是教育研究回归其本来使命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5.
多布森认为生态主义理论是一种独立的绿色的意识形态,与任何一种环境主义都不相融。佩珀则通过分析经济学价值论的三种流派的基本观点,阐明了各种环境主义与不同的价值论所代表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生态主义内含的各种矛盾及其无政府主义根基。佩珀认为,无政府主义具有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维度,无政府共产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在经济和政治哲学上具有相近性,应从生态社会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出发,推动人类中心主义与绿色意识形态的融合,推动生态主义向生态无政府共产主义,以致向生态社会主义靠拢。  相似文献   
76.
微空间的主体多样性、信息碎片化、文化多元性为各种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对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形成挑战、权威性产生冲击、理论性带来消解,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出现边缘化危机.要克服微空间中淡化意识形态思潮渗透、主流意识形态“失语”、传播信息整合能力弱化的影响,必须增强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向心力和辐射凝聚力意识,通过更新话语体系提升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效力,强化人文关怀改进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重视培养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队伍的媒介素养与隐性传播方式的运用,建立和完善微空间信息评估反馈监管机制,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微空间信息的整合力度,以消解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  相似文献   
77.
闫方洁 《北方论丛》2012,(4):137-140
早期的鲍德里亚认为,符号法则构成了消费社会的首要法则。符号建筑在差异原则基础上,同时具有超强的意指性和永久的流动性,这使它顺利成为社会权利策略的组成部分。在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平台上的所有物品都幻化成了符号,符号与消费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共谋,符号消费为人们制造了平等、晋升和关切的幻觉,成为一种更加稳定的、无意识的资本主义社会调节机制。通过符号学的解读,鲍德里亚触碰到了消费社会权力再生产的隐蔽机制,同时他也显示出强烈的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78.
刘萍 《齐鲁学刊》2012,(5):100-106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目标是建设法治社会。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应以保障人权、公平正义、民主参与和权力制约的法治理念为导引,进一步完善民生民权保障的法制;加强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制模式;强化公众民主参与机制;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健全多元化的公民权利救济机制,拓展法院的司法功能。  相似文献   
7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学术界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对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总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某些基本问题仍有继续探讨的空间:学术界还缺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清晰界定,缺少对关键问题和基础性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80.
素质教育本质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精神的培养。西方与素质教育思想最为接近的是19世纪以来倡导的"全人教育",即倡导以"育人"为本,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西方教育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教育模式,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开放性的教育系统,灵活的评价体系,问题式、反思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等。我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一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二是认为西方教育尤其是美国教育强调"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