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396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2556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系统模型的双正交小波多分辨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小波多分辨的优点及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保证了水印的不可见性及鲁棒性,同时在检测水印时也不需要原始图像,仅需涉及到相关的几个细节子图。实验表明该水印算法对于中值滤波、叠加加性噪声、JPEG有损压缩三种图像处理都是鲁棒的。检测算法还有计算量小,检测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形影神》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33.
本文探究“over”所体现的意象图式,重点讨论空间组合关系向隐喻延伸的转换。  相似文献   
34.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35.
“天使”与“妖妇”是男权社会中在男性作家笔下经常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塑造了娜塔莎和艾伦这一组相互对立的人物形象。这两种形象都体现了男权社会的男性们对女性的期待、仇恨、恐惧和丑化,是不真实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的男权中心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36.
播音主持语言具有音声性的特点,认真分析播音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感,并通过词语的语音要素用恰当多样的声音将其表现出来,创造出丰富可感的声音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受众在视听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功能。本文细致分析不同文体的播音作品,并对各种文体提出音声创造中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37.
面对驱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和赢得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同的要求,新中国提出了主动塑造外交新形象的思想,设计了新的外交形象的基本内涵,规定了塑造者的基本素质,确立了塑造的基本原则,对外交形象作了全新的塑造,使新中国获得了并不完全与国力相称的良好的外交形象。  相似文献   
38.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不可多得的含义深刻的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文化回归的深切渴望,但同时又流露出作者对传统道德伦理的矛盾心态.小说中田小蛾等女性形象的塑造正是这种矛盾心态的体现,作品一方面表现她们在伦理道德束缚之下的不幸命运,一方面又以传统的道德伦理为准绳来审视和评判她们,使她们成为回归传统、重塑道德的理所当然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2 0至 30年代现代女作家小说创作和茅盾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特征的比较分析 ,提出文学史上的男性主体作家 (从数量上来说 )中 ,取现实主义的客观、严峻态度进行创作的部分作品 ,有可能成为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鉴本  相似文献   
40.
张爱玲继承中外人学的思想潮流,深入意识底层写"破坏"中的男性形象.通过描写精神空虚的失势遗老,浮华于乱世中的纨绔子弟,颓败灰暗的夹缝人物以及极度压抑心理崩溃的一批典型男性形象,集中体现出该时代男性在大破坏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社会价值的普遍缺失,导致人性中动物性欲求的极度张扬,社会属性的隐退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人性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