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1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篇 |
民族学 | 19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08篇 |
理论方法论 | 42篇 |
综合类 | 691篇 |
社会学 | 19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调查用Chen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100名国内外中国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测评,旨在探索国内外中国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留学国外的中国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总体水平高于在国内学习的研究生,留学国外的中国研究生比国内研究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不同的文化,更能从不同文化互动中获得享受。 相似文献
102.
周卫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3):58-64
巴赫金关于狂欢的阐述强调其双重性意义,关于对话的阐述则强调"对话的泛音",文章认为,狂欢广场上不绝于耳的喧嚣实际上也就是话语间无所不在的对话的泛音.双重性以对话性的形式显现,对话性表达着双重性.两者都是以话语的交流构建的存在方式,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探讨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文章指出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文化教学意义的认识,努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4.
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帮助教师正视自身所承载的教育使命,处理好教育与科研、生存与发展、个体与组织等一系列关系。本文从高校的非营利组织特性入手,紧扣教师作为非营利组织成员应充分强调其职业理想与价值实现的这一特点,指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尊重与保护教师的理想信念,构建积极有效的“对话”关系,分阶段地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教师个体发展与高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5.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话语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熠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7-69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系统及其四个相互紧密关联的组成要素,即思想体系、"面子"体系、话语模式和社会化的深入分析,阐述了话语系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以中西方文化为例,指出不同文化在话语系统的四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将会导致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解甚至交际的失败.对于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来说,如何提高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对于目标语的话语系统的了解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李气纠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3):36-39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 ,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 ,谚语的英汉互译应以异化为主 ,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末女性写作以鲜明的个体话语方式通过与历史对话,探求女性"自我"生成的基点,揭穿隐蔽在现实背后的历史诡计。女性历史写作的多形态存在,显示了女性写作者与历史对话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8.
109.
李晓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6):80-84
周大新的新作《安魂》讲述了在痛失爱子之后,作家以一种毅然的姿态展开对生命与死亡这个命题的探寻,以与早逝的儿子对话的方式来呈现作者关于“生死”的形而上思考,并且跳出个人的悲痛,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对当下进行了深邃的审视。 相似文献
110.
刘振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132-139
“贞观”之期步入中土的唐代景教,由于受制于入传之际的时空环境,受制于儒释道“三位一体”式的异质文化生态语境,为求新声于他邦,不得不效仿佛教“东扇”之初所择用的“格义”宣教范式,对中土文化资源进行广采与博取。然而,为何景教在历经如此这般的“格”致之后,最终落得的竟然是个了无痕迹的不“义”结局?“格义”之法自身有何利弊?景教“格义”的态势到底如何?景教“格义”的得与失究竟何在?诸如此类的论题.正是本文拟将开掘和阐释的论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