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93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152篇
丛书文集   235篇
理论方法论   271篇
综合类   2083篇
社会学   295篇
统计学   12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Although considerabl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public preferences for income inequality and redistribution vary across socioeconomic groups (i.e., occupation and income), much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se pre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 to examine whether the attitudinal distance between managerial/professional workers and unskilled manual workers has changed (converged or diverged) over time and to (b)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dynamics of preferences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Using data from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1978–2016 (23 time‐points; N = 27,211),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influence of occupational class has lost some of its significance in shaping public preferences for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at the declining effect of occupation can be explained in part by the attitudinal convergence between better‐ and less‐educated citizens.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oequality coalitions across educational boundaries play a remedial role in bridging the occupational divide over government redistrib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82.
因为农村非农就业的快速发展已使其影响因素分析成为必要,故在修正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因素。研究认为:由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决定的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非农就业规模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表明各种因素共同影响最终形成了三部门条件下新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了验证以上结论而设计的统计检验表明:务工工资、务农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是影响非农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农民工人力资本储量、人均家庭负担以及城市现代部门工资与务工收入差距的影响也较显著。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构建人口流动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农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83.
农村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个体微观数据基尼系数的组群、要素统一分解式,并利用该分解式考察消费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不平等对农村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采用了2009年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食品、衣着类消费的增长可以降低农村居民的消费不平等,其中谷物、薯类、食用油、蔬菜及制品、肉禽蛋奶及制品的消费增长对消费公平性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组内不平等在总体消费不平等中占80%以上,消费差异主要表现为内部的差异;农村居民的消费不平等受收入不平等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4.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两组随机变量相关性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然后利用这种方法,借助SAS软件研究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5.
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给出居民收入分布变迁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解的相对收入分布方法。使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微观居民收入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布及其变迁的特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速度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对应;经济增长因素是引起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在提高总体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加剧了居民收入分布的极化程度;收入分配因素对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作用相对较弱,但有一定的减贫或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作用。  相似文献   
86.
新能源产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彰显的是以人为本和与自然为友。发展先进安全的新能源产业,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源动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为此,阐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战略地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7.
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发展低碳旅游既可以为郊区旅游增加新内容,也可以明确努力方向、弥补生态旅游的不足。北京是全国乡村旅游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率先圈定生态涵养区的地区。在涵养区建立低碳旅游乌托邦,通过食住行来践行低碳技术,将低碳排放融入日常生活,既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增加生态涵养区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全国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8.
消费结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榛 《求是学刊》2003,30(6):65-69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学家们用边际消费倾向、储蓄—投资、政治经济、教育—生育决策、社会稳定和国内市场规模等不同机制对上述课题加以解释。但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消费结构机制来解释这种影响要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改革开放之后的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消费结构演进,从而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使经济增长得到了持续动力。但是,进入本世纪后消费结构升级的结果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以形成一个可以使消费结构继续升级的更大的高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89.
李训  曹国华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143-144,153
传统锦标理论建立在员工是纯粹自利的假设上,而行为合约理论认为员工是具有公平偏好的.本文分析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中,针对具有公平偏好的员工的最优锦标机制设计及产出效率问题.以期为企业劳动舍约的设计提供一种更加接近现实的、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nonlinear optimal income tax for couples, a multidimensional screening problem. Each couple consists of a primary earner who always participates in the labor market, but makes an hours‐of‐work choice, and a secondary earner who chooses whether or not to work. If second‐earner participation is a signal of the couple being better (worse) off, we prove that optimal tax schemes display a positive tax (subsidy) on secondary earnings and that the tax (subsidy) on secondary earnings decreases with primary earnings and converges to zero asymptotically. We present calibrated microsimulations for the United Kingdom showing that decreasing tax rates on secondary earnings is quantitatively significant and consistent with actual income tax and transfer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