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135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391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在飞速进行。与经济进步相伴随,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如大 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浪费与匮乏并存等——这只是可见的表面问题。 从长远的角度看,在城市化过程中,空间的资本化使用导致了城市文化、城市样态、 自然环境等差异性的丧失,这将使人的存在更为物化、功能化与功利化。本文认为, 指导空间生产的价值观念是促使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只有改变以往的以“技术 和资本增殖”为核心的消费社会的价值观念,建构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才 能对抗空间生产的资本化洪流。

关键词: 空间生产?城市化?资本?价值观念

Urbanization is proceeding at full speed in China. Economic progress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enormous problems in our big citie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air pollution, the coexistence of resource abuse and scarcity, etc.—and these are merely the problems visible on the surface. The capitalization of space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has meant loss of diversity in urban culture and configuration and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long run, this will make human existence more objectified, functional and utilitaria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se problems lies in the value concepts guiding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nly when we abandon the existing values of consumer society, which revolve around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ppreciation,” and establish new values “putting people first” will we be able to withstand the mighty torrent of capitalized spac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82.
Partnerships like the delegated management model (DMM), in which a utility delegates management of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delivery to slum residents, are being promoted to improve services to the urban slums in sub‐Saharan Africa.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benefits that DMM offers beneficiaries and its potential limitations. This study, conducted in 2013, compared water service in two slums in the city of Kisumu in Kenya where DMM has been implemented with another where it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Results showed that DMM had lowered the cost of water compared to water kiosks in neighbourhoods in which DMM had not been implemented. The study findings contribute toward an evidence base for stakeholders and regulators who see an opportunity in the integration of DMM into local drinking water provision solutions in urban slums.  相似文献   
83.
张大维 《社会工作》2011,(16):5-8,11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镇如何推进社区体制改革、建设和谐社区是当前城镇基层实际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为例,总结了罗村街道社区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4.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的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自然过程。城镇化是一个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新兴城镇转移并聚集的过程 ,包括城镇人口和新兴城镇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入 2 1世纪 ,城镇化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严重滞后现状和城镇化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近十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急速发展,城市景观建设出现种种弊端。城市景观建设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地方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富有人性化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86.
新疆绿洲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及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疆绿洲经济活动普遍具有非连续性、封闭性、局限性和不平衡性特征[1],经济规模小而内向,生态约束性强,市场化动力不足,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缓慢。绿洲经济是以封闭流域为单元的流域经济,应按流域生态规律来统一规划和协调绿洲经济发展,把专业化和区域协作建立在流域内部的统一性和流域之间的差异性基础上,以克服市场化结构和布局矛盾。  相似文献   
87.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之所以长期选择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因为在城市化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中,接受了小城镇化理论、对"大城市病"和中国国情与城市化道路的相互关系的片面认识等理论和观念。要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在对支撑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论进行反思的前提下,实现由农村城市化道路向以大中城市为主、城市与城镇并举的世界一般城市化推进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88.
中国大多数的复垦区属于城镇体系地域结构中的一部份。目前多数研究者仅将复垦区当作一个"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复垦区的自身规律,而没有将复垦区当作一个"点"来进行研究。本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复垦区时空演变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为研究区域,并对收集的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高度选择性的加工利用,以地理学为研究的主要依据,分析了唐山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复垦区的时空演变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89.
京津冀地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与殊三角和长三角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但目前京津冀区域中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已影响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现阶段应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中的城市化水平。本文就京津冀区域中城市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0.
主体功能分区战略角度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分区战略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推进模式。在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中,采用开发建设优先或保护利用优先的不同划定思路,必然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土地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化政策,对我国城市在土地开发建设、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展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对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是必须执行的方针,从而在理论上构成了土地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协调。主体功能区的提出,理论上为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和城市化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战略指导,现实中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体化勾画了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