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6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4篇
丛书文集   526篇
理论方法论   400篇
综合类   3158篇
社会学   879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王允武  王杰 《民族学刊》2013,4(4):71-79,123-127
2012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颇丰。其中,论文约有320余篇,比2011年增加了100余篇。这些研究在内容上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其中,民族习惯法、民族司法的研究比往年增多,民族政治权利成为年度重要话题;二是内容上的交叉研究增多;三是出现了一些综述性、反思性研究成果;四是关注了一些热点事件和话题;五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较多。这些研究在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协商民主成为年度新话题;二是注重实证研究;三是注重比较研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权利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习惯法、民族法制史、民族司法等方面分别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与评价,在辨别良莠、展示精华的同时,为不断繁荣中国民族法学提供可借鉴的年度综合性史料。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British Canadian Frank Schofield transformed himself into an established missionary scholar and nobleman in Korea. The study employs its framework from the structure of cultural exchange itself in its survey of Schofield's career. It examines the relevant aspects of Korea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field who linked them. The case, including themes significant both to Korean and Western cultures, such as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ity, an emphasis on education, and the ideals of justice and love, explains reasons for his success as a cultural mediator between Korea and the West. It reveals that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 between Koreans and Schofield illustrates the ability of intercultural contact to influence the initiating as well as receiving culture. It suggests that such a distinction between sender and receiver may carry little ultimate significance. Finally, it argues that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cultures can convey information and ideas effectively only if the conveyer learns about the target individuals for the information and ideas, and communicates on the basis of that knowledge,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occur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cultures.  相似文献   
13.
农民平等权的宪政分析及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权益问题,农民权益尤其是平等权的缺失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法律根源。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在宪政层面上保护农民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14.
非排他性是公众环境权的核心特性。为适应环境权理论的纵深化发展,除了从外部视角审视环境权的属性、内容、定位等特征之外,应当从内部结构对环境权本质特性予以剖析。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导致生态环境治理受到外部性理论与搭便车效应的制约。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公众共用性,既有的环境权利理论应当接受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两大特征的改造。公众环境权的非排他性体现在主体的不特定性、客体的非拥挤性和内容的共享性等方面。将公众环境权理解为公众对作为公众共用物的生态环境享有的非排他性权利,意味着可从保障权利主体的非排他性与客体的非拥挤性两个面向来实现对公众环境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历年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农民的宪法主体性地位均未得到足够的尊重,农民成为被城市化、被赶上楼的客体说明农民宪法主体性的缺失与私权的贫困.无论出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构想,还是宪法上人权保障条款的要求,都需要对传统的思路和实践加以检讨,确立农民宪法主体性之地位与财产权.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三农问题”问题的解决注入了新的精神元素和价值目标,提出作为手段而非目的的新型城镇化及其宪法指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变性人的增多,变性人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首要的就是宪法问题。自由赋予了人存在的理由,必然也可以给予"易性癖"者以享有性别变更权的自我空间。性别变更权虽然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却应当是公民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对于变性人,只要他们变性后的性别得到了法律肯定,就应该与其他同性别的公民一样,在人格上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中国政府逐步形成了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海权建设成为推动和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关中国的根本利益。当前,中国的海上战略形势严峻,海洋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大力推进海权建设成为中国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应该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海洋开发;积极运用外交手段妥善解决海洋权益纠纷;并积极建设一支具有强大军事威慑力量的蓝水海军。  相似文献   
18.
自治务例作为我国民族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化、法制化的实现.但一直以来对自治条例的精神是什么,自治条例应确立何种价值取向的研究尚不够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自治条例立法和对自治条例理论研究的深化.本文试图从自治条例的性质和立法目的等入手来揭示自治条例的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自治条例立法.  相似文献   
19.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分别对初一、初二、初三194名初中生进行了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团体测验,将测验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不同性别学生所感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2)不同性别学生的自尊没有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自尊有差异。(3)中学生的自尊与其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度保护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保护个人数据权利和反垄断目的的数据可携带权的制度设计,会导致个人数据主体和数据处理者之间的冲突。以数据生产为视角审视数据可携带权,该项权利可以有效降低数据生产的成本,并有助于构建统一的数据市场。将个人信息主体与数据处理者统一于数据生产,可以有效弥合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以数据生产指导数据可携带权的制度构建,数据可携带权的客体应涵盖衍生数据在内的所有个人数据。同时,在制度设计中要协调数据可携带权与知识产权、他人数据权利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