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7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4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69篇
丛书文集   1198篇
理论方法论   566篇
综合类   6053篇
社会学   758篇
统计学   24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克思早期通过批判利己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他分析了政治解放所造成的人的二重化,进而阐明了人们的阶级差别和对立。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用人固有的社会本质来批判以货币为中介的异己交往关系,把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阐明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是对利己主义的人的理论抽象。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对人的孤立化理解,马克思强调,利己主义的人处于社会联系中。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既定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了施蒂纳的极端利己主义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与美国开展交往始终是其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认识都曾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双方之间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多次磨合。九十年对美交往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外关系的宝贵经验,使得我们党能够成功地在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以斗争促合作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客观认识中美力量对比基础上制定务实稳妥的政策,加强双方的交流对话以增进互信,拓展对美交往的渠道。而美国则需要尊重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和重大关切,调整心态,接纳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研究探讨了高校学生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定位、创新和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深刻地揭示和科学地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5.
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王室、贵族以及文人阶层高涨的歌诗艺术消费需求,直接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全面发展。胡人艺术家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胡乐则以其强劲的活力左右着歌诗艺术消费市场,入隋以后,南北艺人共同完成了华夏正声和胡夷之乐的融汇,开创出歌诗艺术发展的新局面,不仅使歌诗艺术的创作与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也构成了唐代歌诗发展兴盛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6.
小康社会独立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于此,我们以1995年国家制定的《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中的原有指标为基础,综合考察社会各方面因素,选取一些新的宏观指标,通过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找出不相关的指标或不相关指标组合,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以我国社会的发展实际为基础确定相应的标准,用于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和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7.
孙绪民  逄奉辉 《齐鲁学刊》2006,1(3):156-160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过程。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形式、发展趋势等都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应积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以正确界定矛盾的性质并努力提高农村干群素质为前提,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并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提高农村的民主法制水平并建立有效的矛盾预警机制为保障,妥善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08.
京派作家废名、汪曾祺创作了诸多"异秉"小说。这是京派作家对人类诗意生存的文学表达及美学设计。溯其文化与美学渊源,老子所塑造的"愚人"形象、庄子再三描摹的"真人"形象以及那些"技进乎道"的庖丁们,正是京派笔下"异秉"人生的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109.
语汇是思想的表现,语汇的变化也是思想观念变化的反映。从先秦时期既已广泛使用的君臣之义,到隋唐之际开始出现的君臣道合,虽然二者的内涵有相通之处,但无论是语境还是语汇所折射出的政治意义都不能简单地等量齐观。这一语汇上的变化所揭示的是唐宋时期君臣双方对二者关系的一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0.
许恩姬 《理论界》2014,(9):138-141
世界金融危机后,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下滑和中国国力快速提升,美国对中国的戒心也随之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国间的认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这一议题进行分析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展望意义重大。根据中美之间的相互认识与构想来看,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维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但中国和美国依然就在核心利益方面进行着相互竞争。而且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明确的立场处理中美关系。因此,中国对于核心利益的坚定态度、中美间的矛盾,以及基于相互尊重的对等的中美关系,所有这些都必将让中美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