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48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初始情境中受难者“陷困”功能的探讨,是“动物叙事”叙事语法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其中贯穿了一个最为基础的叙事功能指向——“抉择之痛”。强调“动物与人”两类受难者角色在身体、心理抑或情感维度陷入某种矛盾与纠结的状态,并且彼此间时常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悖反性。这一角色身份由动物形象与人类形象分别或共同承担,均指向一种叙事伦理层面的现代境遇的表达。在题材范畴方面,这一功能指涉涵盖了家养类与野生类“动物叙事”各自的叙事范畴。其效力边际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生态视域与人性指涉的层面,而是凸显现代语境下人类所面临的共通性的伦理困境:一种挥之不去的矛盾、困惑与不安的情感和心境的写照。  相似文献   
3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单薄是造成乡村旅游品质低下的根本原因。加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是一个多方联动的过程,以安吉”竹叶龙”复兴为例,从动态的视角剖析农村精英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中的建构与消解作用。正视和应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一要以精英均势助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二要加强精英与民众的团结,鼓励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33.
杨竟艺  杨永清 《民族学刊》2022,13(6):30-36, 141
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成绩斐然。2020年,凉山彝区10县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消除。为了巩固彝区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彝区乡村振兴,实现彝区农业稳产、农民稳收、农村稳定,本文主要从凉山彝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发展滞后、公共基础薄弱、市场发展缓慢、内生动力缺乏等详细地分析了制约凉山彝区持久脱贫的困境因素;并就防止凉山彝区规模性返贫的困境因素,首先从政策、产业和互助合作方面对已有的主要帮扶措施进行了优化与健全,其次,从构建与完善保障督查、政策联动、内生动力激发、贫困文化消解、禁毒防艾和监测评估等机制方面提出了防止凉山彝区规模性返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从“两种生产”理论透析“剩女”现象的窘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剩女”现象在国内已经被各方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窘境不可忽视。从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解读“剩女”现象以及所产生的窘境,剖析这一窘境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5.
中国农村反贫困面临困境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耀武 《兰州学刊》2008,(2):100-1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当前反贫困面临突出的困境,表现为减贫效用递减、制度治一理滞后、瞄准机制失灵和漏斗效应明显。如何着眼多维视角,立足强化公共服务,在剖析贫困人口结构变化基础上,引入有限福利制度,从而突破反贫困的困境,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6.
In-group favoritism in social dilemma situations is one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main findings. We investigate what causes the in-group bias: is it merely due to group affiliation or, alternatively, is guilt-aversion moderating the strength of in-group favoring? We induce group membership in a minimal group setting, observe in-/out-group transfers and elicit corresponding beliefs. According to our experimental data group affiliation affects beliefs and explains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bias. Evidence for guilt-aversion is found only when beliefs are elicited before actions.  相似文献   
37.
医德是保证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关于医德方面的教育也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医德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医德风尚,但是从目前的形势上来看,在我国现行的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实际上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医德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在困境中前行的。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在对医德教育其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的基础上就医学生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旨在以此为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质量提供一定的参照和指导。  相似文献   
38.
《母亲》是赛珍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七部作品之一,也是赛珍珠作品中最为独特的一部.“母亲”的共名身份,是在特定生存环境所编织而就的伦理关系网中确立的;其身份危机与角色冲突导致了一系列伦理困境:“母亲”的生命冲动与生活其间的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冲突产生的伦理困境,诚实与谎言、忠诚与背叛、珍视生命与对生命扼杀两难导致的罪与罚的伦理困境,女性身份认同与性别歧视观念的矛盾导致的伦理困境等.赛珍珠用“共名”身份塑造的母亲形象,使“母亲”成为中国劳动母亲们的典型形象,因而超越了个体意义而具有了普适性特征.  相似文献   
39.
知行合一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与行的统一,是一个从道德规范到道德行为的动态过程。然而,当前存在着诸多影响知行合一的负面因素。因此,要做到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不仅要解决制度问题,而且要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不仅要营造相应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弘扬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还要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40.
刘红燕 《河北学刊》2012,32(1):115-118
农民工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具有特殊意义。然而,目前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绝大多数只是水平流动,缺乏跨越阶层边界的向上流动。因此可以说,当前的农民工社会流动已陷入困境。转型社会背景下的二元化制度及其惯性、农民工整体人力资本弱势以及社会资本缺乏是造成流动困境的主要原因。欲突破农民工社会流动困境,必须改革与创新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推动农民工组织化建设、规范政府职能,同时还应加强执行能力的建设、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