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424篇
社会学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刍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平台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讨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的涵义和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对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的战略模型、构成内容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2.
袁峰 《唐都学刊》2004,20(2):90-94
人文的蛛丝马迹留存在文史哲三个通道中 ,从笔画基因到部件密码 ,再到字形信息 ,历史对我们都有暗示。通过解读每一个层面所携带的内涵以及层面与层面之间的关联 ,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史哲构形的意义在于 :它总是想方设法“缩微”着中国的人文 ,这些构形宛若集成电路般的网络系统在向外“放电” ,并启迪着我们的智慧 ,使我们的神志如行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63.
迟子建的小说文本钟情于历史,并吸纳了新的方法。尤其是有关“文革”史与伪满洲国历史的文学表达,作者擅长构建独特的人文视角,从日常生活写起,运用民间立场,书写平凡的生命个体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的真实感受,显示了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书写策略。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李白诗歌对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认为李白诗歌将人性予以诗意化的表现,并着力揭示人性的重要特质,其作品在内容上体现了对自我意识的高度揄扬,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切体会,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展现了人性特质的丰富性、极致性和美感性,而这正是李白诗歌千年传诵、历久弥新的巨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5.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青岛科技大学1998-2005年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总量与学科分布、作者、期刊源、基金与资助产出论文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6.
专题化运作是一种编辑策略或编辑模式的主要体现,在常规栏目基础上通过对学术栏目的优化,提升期刊的学术品位和竞争力。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一是笔谈栏目,二是专题栏目。专题化运作是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创造精品力作和开拓学术研究的生长点和增长点,强化学报的学术导向,促进编辑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专题化运作应注意:专题栏目定位要准确合理;建立和培育一个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专题化运作与办好常规栏目相结合;专题栏目要密切关注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7.
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理工科大学重视文科建设,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我校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必要重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强化文理兼容的教育理念,加强文科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解决好文科的定位、目标、规划以及管理体制建设导向等。  相似文献   
68.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严重缺失已经成为理工科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需要在教育观念和认识上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有的地位,在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上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力度,在教学管理和制度上保障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施,在课程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要营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大学生树立现代观念的必要性,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开放观念和未来意识、信息观念、创新意识、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概括了大学生现代观念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大学生建构现代观念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0.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理论中关于时空分离、脱域、信任、焦虑与自我认同、现代性制度、全球化等问题的探讨,展现出其作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试图超脱主客二元对立,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经验性和整体性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风格.但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吉登斯对科技这一给社会及社会学研究带来日益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缺乏更深入、更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